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

如题所述

《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我国土地和房屋是分别实行管理的。根据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实践中,农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可以分为下列情况: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的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村民。

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继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

2020年10月20日,自然资源部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保密局、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作出答复。就该建议中提到的“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问题”,答复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扩展资料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体内流转。根据《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只是一种使用权,所有权归村集体。宅基地不能买卖,能继承,但可以在本村集体内流转,经过土地管理部门依法批准,发放证件。

2、由于中国实行城乡二元体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农转非”。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把户口转走,就失去了对老家宅基地的继承权,又不能买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宅”变成村集体的资产。

3、由于农村户口与土地的对应关系,有些人不愿意“农转非”,甚至有些公务员想方设法“非转农”,但这些毕竟是少数,“进城”才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具体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关法规不变,宅基地注定会失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宅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宅基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房屋作为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按照房地一体原则,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

虽然宅基地不能买卖,但宅基地使用权可由城镇户籍子女继承释放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积极信号。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许多农民及其子女不愿落户城镇是因为担心转了户口“祖宅”要被收回。

答复为有意进城的农民解除政策担忧、提供制度保障,让落户城镇的农民及其子女有老家可回,也避免了部分农村宅基地的荒废闲置。

同时也要看到,在明确宅基地使用权可继承后,大家对于农村房屋翻建的需求会随之高涨,对农村房屋翻建的各项政策限制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提高这部分宅基地的使用效率。

扩展资料

1、宅基地不能买卖,但宅基地使用权可由城镇户籍子女继承释放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积极信号。

2、在明确宅基地使用权可继承后,大家对于农村房屋翻建的需求会随之高涨,对农村房屋翻建的各项政策限制也需要与时俱进

3、宅基地等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但守住耕地红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条底线不会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城镇户籍子女可继承宅基地使用权 意味着什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9

农村宅基地可以被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