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出发点是防控近视。没想到,这个文件出台后,很多人却发现,这个文件中有多处“干货”,减负的效果比防近视的效果还要凸显。《方案》中有哪些“减负”的干货呢?且由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文件明确提出,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阶段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可以布置书面作业,但是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初中阶段,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对于高中阶段,就没有明确作业时间,只是提出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可以说,这次教育部是下了决心,尤其是一二年级,不安排作业,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是有很大好处。

规范考试管理

这次教育部等八部委在文件中提出,要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规定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学期不得超过一次考试。意味着,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学期只能有一次期末考试。三年级以上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二次,也就是说,只有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其他考试都不能存在。同时,教育部等八部委还在文件中提出,以任何方式和形式公布考试成绩和学生成绩排名,都是严禁的。

证书不再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文件提出,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和学科竞赛成绩以及考级证明等,作为入学的凭据。相信这招一出,各种竞赛的吸引力和影响度会下跌很多。过去,很多家长之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花样百出的兴趣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考几个证,多会几门技能,升学考试更占优势。只有从根源上取消这些证书的用途,才能够杜绝中小学生考证考级之风不断蔓延的趋势。

加强户外锻炼

文件提出,要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且,还对各个年级的体育活动时间进行了严格规定,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每周四节课,三年级以上到初中是每周三节课,高中每周两节课。规定体育课的时间,实际上就减少了文化课的时间,相对而言也是减负的体现。

总之,从这些政策的颁布来看,教育部的目的是为预防近视,效果却实现了减负的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3
至少在政府层面是出台了一个准确、有明确意见和倾向性的文件,对于未来针对中小学学生视力防控措施的出台,肯定是做了一定的铺垫,同时也反映出政府部门对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视。
第2个回答  2020-09-20
有用,这个其实就是给青少年儿童打一个预防针一样的东西,然后就会让他们更加的了解这个知识,这样的话也会提出预防他们做其他事的措施。
第3个回答  2020-09-23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上升,印发相应的方案,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发力,保护孩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