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伦理规范以哪种模式为主?

如题所述

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是关于义务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哲学研究。直至元伦理学在20世纪出现以前,规范伦理学一直都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式。

规范伦理学的任务,一方面在于说明我们人本身应遵从何种道德标准,才能使我们的行为作到道德上的善。从作为一个学科的特点来看,规范伦理学通常被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般规范伦理学和应用规范伦理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前者研究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对诸如何种性质为善、何种选择为正确、何种行为是应受谴责的等最一般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研究;后者研究具体的道德问题,试图用我们关于道德的一般原则来解释和说明我们面对具体道德问题时所应采取的正确立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从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所持的看来来看,规范伦理学又被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理论:目的论伦理学和非目的论伦理学。前者坚持一种行为是否道德,受该行为的结果决定。在这个意义上,目的论伦理学又称为结果论伦理学。后者则坚持一种行为是否道德,受其结果以外的东西决定。在这个意义上,非目的论伦理学又称为非结果论伦理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在开始这个问题的论证以前,我首先要提到常识问题。常识作为我们思维的出发点,往往被当作最简单的东西看待,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常识总是作为一种终极性的沉淀,包含着话语、他者、场域、经验、社会的实践性反馈以及诸如此类的复杂内涵而构成的一个复合体,正是如此,我们才会发现,在我们成长的年代里,不断有“常识”被否定。因为常识这个范畴里包含了太多来源的东西,甚至我们很难发现这是一种话语治理的终极构造。首先解构常识,才能发现被掩蔽了的复杂知识结构。
进入正题,我首先提出一个基点。按照指令主义(或称规定主义)的基本原理,道德判断是具有普适性的,这一普适性(不是普世性,指令主义不是一种普世性的规范伦理体系,而只是一种分析伦理框架)意味着在一个道德体系中,你如果对A在情景K中应当选择B,那么对于同样的C在情景K中也应当选择B,如果没有决定性的不同因素(“境遇”)的话。
实际上,指令主义的伦理观可以看作某种自由的个体伦理的基础,它允许伦理体系的不同构造和对话,只是它要求这种伦理构造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那么,我们要问:这种普适性的伦理构造是否有某种模式可循?如果遵循严格的非自我矛盾性质,以一种类似哥德尔的逻辑批判精神那样看待伦理体系的逻辑构造,是否意味着以下情形是可能的:即,实际上能满足自洽性和完备性的伦理判断体系基本模式,其实是可以归为为数不多的几种构造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4
伦理
社会行为规范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是指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

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1]

中文名
伦理
外文名
ethics
拼音
[lún lǐ]
释义
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快速
导航
问题探讨

医学伦理

网络社会伦理

伦理委员会

相关区分
定义
定义1. 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于伦理的定义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学科。伦理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
定义2. 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定义3. 所谓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任何持续影响全社会的团体行为或专业行为都有其内在特殊的伦理的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特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有企业伦理的要求。
定义4. 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伦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它调整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范畴。管理与伦理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一方面,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离不开伦理的规范作用。
定义5.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生态伦理是伦理道德体系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对一种环境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
问题探讨
自然法则  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这个概念也是与道德及法律的绝对分界线。道德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这种柔性规定是以伦理为大致范本,但又不同于伦理这种自然法则,甚至经常与伦理相悖。法律则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定,这种刚性规定是以法理为基础原则的,法理与伦理的关系则比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更远,也因此人们对于法理的争议更大——长期自然法则与短期自然法则的冲突在法理上冲突最甚。
伦理确实没有什么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像“伦理”二字与“道德”二字一起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关于“道德”,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无非是说,“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譬如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质点”的概念。那么“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类似于约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那么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规则是为现实的存在不被破坏服务的,它本身并不倡导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而规则与创新的矛盾无一不是以创新的成功和规则的被打破之后形成新的规则而结束的,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微扰”机制。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仅拿其所起的作用来定义一个词是不充分的。况且“伦理”与“道德”似乎也是有着许多不同的。
规范的变化  除了“道德”所针对的客体远较“伦理”所针对的客体宽泛之外,二者还有许多其他不同。比如“道德”是随着社会所处的阶段乃至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规范的。举三个例子:其一,在古代氏族部落里,财产是共有的,保留私有财产是不道德的,而拿走其他部落成员刚刚用过的工具也没有什么不道德。而在法律认可私有财产的现代社会,保留私有财产不再是不道德的,而拿走他人的工具则要征求他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