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失败了,为何他还能名列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首?

如题所述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汉朝以前很多侠客的故事。在这个传中,贯穿其中的就是一个“侠”字,这些侠士信奉“士为知己者死”,他们生而为人,行走在这世间,喜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

而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人们还为这些出现过的刺客排过序,其中有四人比较出名,被人们称之为“四大刺客”。这四个人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而在这四个人之中,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可是我们都知道荆轲的故事,荆轲刺秦失败,被秦王所杀,最后死得很是凄惨。可为什么人们会觉得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呢?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士,是春秋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荆轲从小到大就十分喜爱剑术,为人十分慷慨仗义。而且荆轲自小就喜欢四处游历,喜好结交各类豪情仗义的人。后来荆轲游历到燕国,结识了高渐离等人,并和高渐离成为了知己好友。

几人就像多年相交的好友一样,在大街上唱点歌、跳点舞,相互诉说自己内心的志向和向往。就这样,过了一段舒适安逸的生活之后,原本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国太子丹逃回了燕国,这位太子丹是个十分急功近利而且心胸比较狭窄的人,而且据小编观察,这位太子丹根本就没有大局观念。

太子丹觉得自己在秦国的待遇不好,受了天大的委屈。于是一时激愤之下,他逃回了燕国。这时的太子丹肯定没有想到国家和子民的安危,只是想着自己。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成为国君呢?虽然他心里对嬴政充满着仇恨,但是看到自己逃回燕国之后,秦国大军直指燕国边境,他感到十分的恐惧。

所以,他需要一个能够快速解决嬴政的方法,他没有耐心等燕国发展壮大,也没有耐心去联系其他各国合作攻打秦国。于是在燕国太子丹与众人的商议之下,燕太子丹以秦国叛将樊于期首级和燕督亢地图作为礼物,派遣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众人来到易水岸边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大声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所以,荆轲真的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失败了。燕国为了平息秦王的怒火,不得不杀了太子丹,把他的人头送去了秦王面前,以护得燕国的周全。

其实荆轲在这件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这件事情让他成了名。荆轲在这次刺杀事件中,无论是东家还是要刺杀的人,都是战国时期数一数二的政客,特别是秦始皇,和秦始皇沾上关系的人没有几个名气小的,更何况还是去刺杀秦王这种大事?所以荆轲就被史书记载了下来,让后人对他的故事十分有兴趣。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的篇幅十分长,一共就6000多字的文章,可是荆轲的事迹就占了一大半,能不让人们对荆轲印象深刻吗?

所以荆轲刺秦虽然失败了,可是在司马迁等人大篇幅的描述之下,使得荆轲的故事传唱度更高,知名度也随之增加。

于是荆轲才变成了“四大刺客”之首,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虽然荆轲刺秦王失败了,但在太史公等人的大篇幅描写之下,使得荆轲的事迹传唱度更高,知名度也随之增加。毕竟大部分人更关注的是他精彩的故事和所表示出来的忠肝义胆,而不是行刺是否成功 以至于不少人认为荆轲是古代“四大刺客”之首:
第2个回答  2021-02-26
荆轲虽然刺杀失败,但是他很有胆魄,很有胆识,忠肝义胆的形象打动了很多人,虽然失败,但他依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刺客。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