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出自哪两种家庭的孩子都很爱打人,家长要怎么防止?

如题所述

各位父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困惑?

孩子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区里玩耍,喜欢别人的玩具,别人不给,他就直接抢,抢不着的话,就开始动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并且不分轻重。

对于这种行为有的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爱打人总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长认为小孩子在幼儿园打打闹闹很正常,让老师处理下就行,家长不用插手。

然而“孩子爱打人”并不像各位家长想的那么简单!

其实孩子爱打人问题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韦斯特对这种行为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幼儿期的攻击性行为跟成人期的犯罪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幼儿攻击性水平越高,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

其实导致孩子形成爱打人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种: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系,爱打人的孩子,一般来自这两种家庭。

①绝对权威家庭:这类父母过于控制孩子的自主性,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当孩子打人后,这类父母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将孩子打一顿,这使得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了攻击,并产生逆反心理。

②过度溺爱家庭:这类父母则与绝对权威家庭相反,他们一般不会在意孩子打人的行为,并且总是替孩子的打人行为找借口,使得孩子误认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受到了鼓励,导致孩子缺乏同理心,所以他们的某种需要一旦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或者动手反抗来达到目的。

2.外界环境影响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模仿是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完善知识结构的必经过程。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孩子用于看视频的时间也逐渐增多,处于“模仿敏感期”的孩子认知能力低,无法判断外界环境中暴力场面的好坏,使他们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打人行为,此外,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做了坏的演示或者坏的榜样,也是孩子观察模仿的来源。

3.生理因素影响

有些天生爱热闹、爱发脾气的“难带型”婴儿,在长大后容易产生爱打人的行为;另外有些体格强壮的幼儿由于受荷尔蒙分泌影响,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男孩总比女孩爱打人,但是生理因素是造成孩子打人行为的次要因素。

孩子爱打人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还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引起重视。

当两个孩子打起来了,家长该怎么办?

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之间吵架或者动手打架,便会立即介入替孩子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

孩子在一起玩耍,发生吵闹、打架的行为都是很正常的,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急于介入,更不要代替孩子解决矛盾!

学龄前儿童逻辑思维还没完全形成,对于他们来说,亲身体验带来的结果,比家长抽象的说理更有效。


为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会倾听,激发内在的“同理心”,还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这种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又为孩子未来生活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

当然不急于介入,并不等于不介入,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孩子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自我消化、解决,这时家长就该适当的介入,不然孩子会误认为自己的打人行为是受到默许的。

家长在介入时首先要保证公平公正、冷静客观的态度,其次弄清楚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最后对“打人者”和“被打者”要区别对待。

对于“打人者”:家长应该坚决地制止和纠正,要让“打人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认识到打人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他们知道只有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会被集体接纳。

对于“被打者”:家长应引导孩子采取适度、合理的还击策略,例如:当自己受到他人攻击时,进行有效的回击,不仅可以阻止攻击者的侵犯,还可以自我保护不受伤害,帮助孩子树立平等的人际交往观。

如何彻底戒掉孩子“爱打人”的行为?

有研究者认为,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也就是当孩子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受到阻碍所产生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反映到行为上就是对人、对物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所以想让孩子彻底的戒掉打人的坏习惯,就要先帮孩子认识并克服这种挫折感。

1.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当孩子遭遇他人不友好的行为时,如果听到对方解释说“我不是故意的”,则他们一般会选择原谅对方,而当孩子认为玩伴是故意做出对自己不友好的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攻击对方。也就是说,孩子对交往对象行为原因的认知,决定着他随后的行为,因此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对孩子打人行为的戒除有重要的作用。

皮亚杰曾说:孩子在7岁前是属于感知运算期和前运算期,这个时候孩子们主要是靠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相互刺激去提升自己的认知力的,而思维力的发展又是以认知力的提升为前提的。

提升孩子认知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带孩子走出家门,来开拓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对于内向不善交流的孩子,家长应该先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像合作、协商、分享、轮流等交往技能,提高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谈话技巧,以此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帮助孩子得到社交的门票,从而被其他孩子所接受。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有父母的影子,好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终生受益的影响。

有的孩子性格温顺,小朋友欺负他,他也不会还击,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在家里教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之类的话,结果导致孩子认为打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以后遇到问题也可以用打人解决。

不管孩子被打,还是打别人,家长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打人这种行为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当孩子出现言行问题时,家长首先应该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得当?其次父母应该从孩子的成长着眼,尝试着和孩子讲道理,并教他们如何与人正确的沟通和交往,而不是睚眦必报、斤斤计较,甚至放纵孩子恃强凌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2
一种是绝对权威的家庭。这类家庭的父母太过于控制孩子,一味的要求孩子只能服从。如果孩子打人以后,这类父母通常会把孩子打一顿,这种教育方式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会变得叛逆。另一种是过度溺爱的家庭,这类父母与绝对权威的家庭相反,他们甚至是替孩子的打人行为看似合理的借口,使孩子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非常正确的,会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同理心,一旦要求不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甚至动手反抗。这两种父母都应该改变,绝对权威的家庭首先给予孩子尊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再正确的引导。过度溺爱的家庭父母应该坚持应有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明辨是非。
第2个回答  2021-01-12
一般出自爱用暴力解决事情的家庭,或者是非常溺爱孩子的家庭,孩子都会很爱打人。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要注意了,不要在孩子面前太过于暴力,也不要太过于溺爱孩子,要对孩子好,但是不能太好。
第3个回答  2021-01-12
父母粗暴对待小孩子的需求,动辄就威胁小孩子不听话就要挨打;父母关系不融洽,家庭气氛紧张,家庭存在暴力行为。应改善家庭环境,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尊重孩子,循循善诱,杜绝粗暴。
第4个回答  2021-01-12
过度溺爱和缺乏教育的家庭,家长应该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人的后果,适当地惩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