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到底有多难?

如题所述

首先第一难就在于职称评选的论文难,发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网上能查到,就这一步就难倒了不少人。因为准备材料就需要反复多次的修改,修改后就需要反复上传,而大家平时的教学任务都很重,每天并没有多少时间精力去准备这个。
其次第二难的地方就是证书难,想职称评选没有证书是不可以的。因为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些认定,都是作为参评职称的业绩条件,而普通教师和中层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但这些都不是评职称里最难的,最难的是接下来要说的。
最难的是指标难,每年的职称名额都特别紧张,当你觉得你一切都准备就绪,所有条件都符合的时候,才发现晋升职称的名额远远少于符合条件的人。每到职称评定季,每个学校会拿到上级给分的晋级指标。三五个人竞争一个晋级指标都是常态,有的时候甚至可能二十几个人竞争一个晋级指标。还有的学校,需要等年纪大的教师退休,才能有名额。优秀的教师很多,但职称名额却很少,在等名额的这个过程中,就让不少老师倍感焦虑。
所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许多优秀的教师只能望职称兴叹。但是教育部目前发布工作要点,其中就指出了,要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希望改革尽快落地,让教师的职业发展更有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7
说到教师职称晋升的难,在很多老师的评价里,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有那么一句话“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也许这句话就能最直观的展现出目前教师职称评定的现状吧!那么职称评定到底“难”在哪儿?有多难?以我的经验简单地说一下。
首先我觉得第一难就在于职称评选的论文难,发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网上能查到,就这一步就难倒了不少人。因为准备材料就需要反复多次的修改,修改后就需要反复上传,而大家平时的教学任务都很重,每天并没有多少时间精力去准备这个。
其次我认为第二难的地方就是证书难,想职称评选没有证书是不可以的。因为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些认定,都是作为参评职称的业绩条件,而普通教师和中层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但这些都不是评职称里最难的,最难的是接下来要说的。
我认为最难的是指标难,每年的职称名额都特别紧张,当你觉得你一切都准备就绪,所有条件都符合的时候,才发现晋升职称的名额远远少于符合条件的人。每到职称评定季,每个学校会拿到上级给分的晋级指标。三五个人竞争一个晋级指标都是常态,有的时候甚至可能二十几个人竞争一个晋级指标。还有的学校,需要等年纪大的教师退休,才能有名额。优秀的教师很多,但职称名额却很少,在等名额的这个过程中,就让不少老师倍感焦虑。
所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许多优秀的教师只能望职称兴叹。
第2个回答  2022-06-16
老师评高级职称到底有多难?最近河南焦作姚老师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我们知道姚老师评职称评了八年都没有评上,我们先撇开是否有黑幕一事不谈。重点来说一说一线教师评职称,尤其是评正高级职称究竟有多难?
评职称一直就是我们中小学生教师的痛点。一般中小学教师职称分为五个等级。比如说高级,高级里面有两个,一个是正高级,一个是副高级。接下来的三个分别是: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以及三级教师。针对姚老师这个事件,正高级教师职称究竟有多难评?为什么姚老师评了八年也评不上?一线教师评高级职称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总人数是973.09万人,其中小学教师的人数是609万人。中学教师的人数是363.09万人。但是2019年全国各省份分配的,教师正高级指标只有3604人。这就意味着正高级教师只占总人数的0.37%。就是说1000个老师只有3到4个老师,能评到高级职称。而且再加上城乡之间的分配指标,极其的不均衡。
大部分职称名额,都会被各省市优秀学校的老师,比如教研员以及学校的领导们挖走。对于普通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的普通老师来说,想要评到一个正高级职称,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一个词形如就是“天方夜谭”。

然后结合姚老师的这件事,大家应该基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之前有一位网友是教了25年的老教师,家里堆满了很多证书和论文,各种各样的奖状,学生证明要多少有多少。教了25年的书,难免会多多少少落下点职业病,比如慢性咽炎。她到现在也只是一个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每年都在评,但是怎么评也评不上。

在中小教师里面,正高级职称跟大学教授的级别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比大学教授还难评,大家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第3个回答  2021-11-17
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的确很难,僧多粥少,每年每个学校就那么几个名额,竞争激烈。
而且想要晋升职称要经过繁琐的评定程序,越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工作越繁重,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这个评定标准的确有问题,应该进一步结合实际去改进。
第4个回答  2021-11-17
学校也有一些规定,不达标也不能参与评审。

比如不当班主任不能评选;没有下乡支教经历不能评选;有违纪情况也不能评选等等。看似条件不严,但也会卡住一部分老师,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师。

有的老师都快该退休了,为了评职称不得不开始担任班主任;还有的老师,为了评职称,抛弃孩子不管去到很远的乡下去支教,其中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目前的职称个人认为证书占的比重太大了,但证书的取得也不是老师们自己可以决定的,我们都清楚,就算老师很优秀,领导不给证书的也多了。

所以,这就决定了职称的评审是不公正的,更是不合理的。

老师们不是对职称有意见,而是对目前的职称评审的不公正有意见,为什么仅仅凭借几个证书就来决定老师们的命运?看看每个学校,哪个不是领导的证书最多?看看每个学校,哪个学校的证书发放非常公平合理了?很多连公开都不公开?

职称之难,是因为老师们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职称之难,是因为老师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职称之难,是终极一生大多数老师也难以企及。

这就是职称最难的地方。大家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