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金朝长城是中国古代分布位置最近北极圈的军事防御工程?

如题所述

因为金朝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地理位置最靠北的长城,作为北方防御体系,当然就成为“最靠近北极圈”的军事防御工程。
金朝修有两道长城,一道是修筑于明昌末至承安初期间;另一道修筑于大安二年(1210年)至大安三年(1211年)。其修建的位置大致位于现在的大兴安岭东麓、内蒙古高原、坝上草原地区。

金明昌长城是金朝于明昌五年(1194年)——承安六年(1201年)为防御蒙古的侵掠而修筑的长城。金长城由主墙、护城壕、副壕、马面、烽燧、边堡、屯兵城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度约1650千米。
金朝大安长城在金史中被称为“乌沙堡”。是金朝用以防御成吉思汗蒙古大军入侵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大安长城东起河北丰宁草原乡,经过内蒙多伦县、太仆寺旗、河北康保县、内蒙化德县,至商都县与金明昌长城相连接。全长约276千米。
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6
长城修建初衷就是防御游牧民族入侵的。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故宫,泰山,兵马俑同为我国的第一批世界遗产,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於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