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侦察机按续航时间和航程的长短分为几类?

如题所述

无人侦察机按续航时间和航程的长短,可分为四大类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中程无人侦察机、短程无人侦察机和近程无人侦察机。

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是一种飞行时间长,能昼夜持续进行空中侦察、监视的无人驾驶飞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又可分为高空型和中空型两种类型:高空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通常飞行高度在18000米以上、续航时间大于24小时;中空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一般飞行高度为几千米,续航时间大多不小于12小时。由于这类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特别长,因而常称其为“大气层人造卫星”。目前,高空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已成为无人战略侦察机的主要机型,是世界各国无人机发展的重点。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的代表机型主要有:美国的“狩猎者”(与以色列联合研制)、蒂尔Ⅰ“蚊式750”、蒂尔Ⅱ“掠夺者”、蒂尔Ⅲ“暗星”,以色列的“突击队员”、“探索者”、“苍鹭”等。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与侦察卫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本比卫星低得多,只是卫星成本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二是在执行任务时,无人机可按照指挥员的意图在选定的目标区域上空进行持续侦察监视,截获和收集目标区完整的情报,而卫星只能按照规定的轨道运行,不能按指挥员随机要求获得某目标区的完整情报;三是无人机可以渗透到离信息源尽可能近的位置,获得像步话机式移动电话的那种低功率信息情报,而卫星却不能;四是由于无人侦察机的飞行高度低(相对于卫星),所以其观察地面目标的分辨率高,也不易受目标区域上空云层等的影响。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与有人驾驶战略侦察机相比,其最主要的优势是:不必考虑人的安全问题。在危险区域执行侦察任务时,既不必冒生命危险,也不需派遣护航机保护;无人机能昼夜持续进行空中侦察探测,这些都是有人驾驶战略侦察机所不及的。因此,在未来战争中,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特别是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将成为侦察卫星的重要补充与增强手段,从而列入“侦察卫星——载人飞船——预警机——战略导弹——长航时无人机”防卫作战大系统的一个环节,成为未来战场获取战略情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程无人侦察机是一种活动半径在700~1000千米范围内的无人侦察机。它可以实施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和电视摄像侦察,能实时传输图像。这种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军以上部队在攻击目标前,进行大面积快速侦察;在攻击后,进行战果评估,便于高一级指挥员在战前了解作战区域内敌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战斗能力等情况,制定攻击计划;在战后了解战斗毁伤情况,从而作出再次攻击计划。中程无人侦察机通常采用自主飞行式,辅以无线电遥控飞行。发射方式多为空中投放或地面发射两种。这类无人机可多次使用。回收时既可依靠降落伞在地面回收,也可由大型飞机在空中回收。中程无人侦察的代表机型主要有:美国的D~21、324型“金龟子”和350型无人机等。

短程无人侦察机是一种活动半径在150~350千米范围的无人侦察机。这类无人侦察机多数为小型无人机,最大尺寸在3~5米范围,全机重量小于200千克。在作战时,适用于陆军的军、师级和海军陆战队的旅级部队进行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搜索与定位以及战果评估等。这类无人侦察机上可装置电视摄像机、前视红外装置、红外扫描仪或激光测距/指示器等侦察设备;采用无线电遥控或自主飞行或两者组合的控制方式;回收可采用降落伞回收、滑跑着陆和拦截网回收等方式。由于短程无人侦察机尺寸小、费用低、使用灵便,世界各国都比较青睐,发展很快,是无人侦察机中占比例最大的机种,也是实战使用最多的无人侦察机。其代表机型主要有:“瞄准手”、“不死鸟”、“玛尔特”、“猛犬”、“侦察兵”、“先锋”等。

近程无人侦察机是一种活动半径在几千米至几十千米范围的微型无人侦察机。这类无人机飞行速度小,最大尺寸为2~4米,多数飞机全重小于100千克,有些飞机重量小于20千克。它适用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旅或营级部队以及小型舰艇进行战地侦察监视,能使指挥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前沿战场的动态。这种无人侦察机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装配小型光学摄像机、电视摄像机或微光(红外)摄像机等侦察设备。在执行任务时,通常采用无线电指令遥控方式飞行。其代表机型为“短毛猎犬”无人侦察机。

由于无人机的构造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以及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新型的无人机和遥控飞机。

在未来的战争中,很有可能全面采用遥控飞机或无人机进行空战,甚至会出现有一定智能的无人机,它能识别目标并及时跟踪追击,而且还能根据目标的变化确定对付的办法等。到那时,无人机恐怕就要改换为更合适的名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