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用绿色来形容女人的头发?

如题所述

古代用绿色来形容女人的头发,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古人认为,有三种颜色,有时是不太好区分的,就是“黑”“青”“绿”。绿淡一点就是黄,深一点就是青,也叫墨绿,墨绿已经接近于黑色了。

正因为如介于“黑”和“绿”之间的“青”,既可以指绿色(如“青草”),也可以指黑色(如“青丝”),青还可以指蓝色,如“青天”。我认为正是因为“青”的桥梁作用,使古人有时在“黑”和“绿”之间划了等号。

第二,农村鸡、鸭等家禽的黑色的羽毛。当它们身上特别干净、全身油光水滑的时候,那些羽毛,在某个角度下,就会呈现出熠熠发亮的绿色,换一个角度又变回了黑色,角度不同,颜色不一样。也就是说,家禽黑到极处、净到极处的羽毛,是可以呈现出绿色的。

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这一神奇的变色效果,毕竟可能人发和鸟羽的结构有所不同吧,但这并不妨碍古人把平时的生活经验用到文学作品里,用“绿”来形容美女头发之干净黑亮,文学本身就是兴寄的艺术,谁说不能变通一下呢!

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0~100cm,甚至150cm,但一般不会超出200cm。

头发的颜色一般是由基因决定的,常见的有黑色、金黄色、棕色及红色等。当人类老化时,头发通常会变成银白色。

由于种族和地区的不同,头发有乌黑、金黄、红褐、红棕、淡黄、灰白,甚至还有绿色和红色的。还可通过染发将头发染成多种多样的颜色。科学研究证明:头发的颜色同头发里所含的金属元素的不同有关。

黑发含有等量的铜、铁和黑色素,当镍的含量增多时,就会变成灰白色。金黄色头发含有钛,红褐色头发含有钼,红棕色的除含铜、铁之外,还有钴,绿色头发则是含有过多的铜。在非洲一些国家,有些孩子的头发呈红色,这是严重缺乏蛋白质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8

我们都知道“青丝”是指“黑发”,那么,“青”就是“黑”了,形容头发确是(《辞源》义项③)。但“青”不仅指“黑”,否则,五色“青黄赤白黑”岂不有重复?

由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知,青一指青色之物(《辞源》义项②),一指似蓝而深于蓝的颜色,即五色之一的青色(《辞源》义项①)。而“青”又常指“微绿”,如“草木初生为青色,引申为出生,少年,青春”(《辞源》义项⑤)。

所以,“青”春必是一种“绿”春。 青与绿的关系还见于“青丝”《辞源》义项中,“青丝”除喻“黑发”外,还可指“柳絮”,有庾信诗“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李白诗“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为例。

就连“绿云”除了在《阿房宫赋》中比喻女人头发乌黑浓密外,也有喻“枝叶茂盛”之意。如白居易《云居寺孤桐》诗:“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斜。”反过来,“绿”也有“青丝”的“青”之意,即“乌黑”的意思。

如李贺《贝宫夫人》诗:“长眉凝绿几千年”。(《古代汉语词典》义项②) 由此可见,绿色与青色有着科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杜牧把“黑发”也就是“青丝”喻成“绿云”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理所当然。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3
用“云”状发,大概是指发之浓密柔软,这里文学家将头发与云平列,实际上是从触觉上写出了心中对美女头发的感受:温软,绵密,还带有一点点遥不可及、甚至不可碰触亵玩的距离感,就像云一样,是天边的圣物,要小心翼翼地仰望、呵护。这是一种甜蜜的爱着的感觉。事实上,凡是文学家愿意用“云”去形容的头发,都是他心中爱慕的对象的头发。有些粗笨的女子,其实头发厚密黑亮,更适于用“云”去形容,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这个词语送给她。这些个势利眼的家伙,只把“云”这个词语牢牢收着,碰到自己喜爱的那个伊人时,才会“乌云”啊,“云鬓”啊地砸将过去,哪怕那个女孩还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看不甚清楚,甚或干脆就是个黄毛丫头,和“云”相去甚远,他也是不惜将“乌云”这个词语扣到她的头上的。只因为古人以发黑、发密为美,心中的美神,怎么会是头发黄而稀呢?至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女子,就算她的头发黑而密,也没有拥有“云发”的权利了。
那么,黑发为什么要用“绿”字去形容呢?其中的原因,卖弄一下,现在恐怕只有我这个有心人才讲得清。
不知诸位有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有,又不知您有没有注意过鸡、鸭等家禽的黑色的羽毛。当它们身上特别干净、全身油光水滑的时候,那些羽毛,在某个角度下,就会呈现出熠熠发亮的绿色,换一个角度又变回了黑色,像现在的激光防伪标志一样,角度不同,颜色不一样。也就是说,家禽黑到极处、净到极处的羽毛,是可以呈现出绿色的!古人把这种生活经验用到文学作品里,用“绿”来形容美女头发之干净黑亮,真是令人惊叹!
明白了吧,把美女的头发叫“绿云”,一是写出了头发温软、绵密的触觉,暗含了一种带着距离仰慕的爱意,二是突出了头发的干净黑亮的视觉感受。“绿云”一词,充分表现了古人观察事物之细,遣词造句之准和创造能力之强,令人叫绝。
这次暑假,我在老家抓到一只黑毛公鸡,从不同的角度摄下了几张翼羽的照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黑色和绿色的变幻。
第3个回答  2018-02-01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的宫女之多,由宫女们梳妆打扮的盛况可见一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氺也。”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像打开的梳妆镜,洗脸倒掉的胭脂水使渭水涨起油腻都好理解,然而“绿云”比喻乌黑浓密的头发却令人费解。关键是“绿”云为何用来比喻“黑”发?在视觉上,无论是“墨绿”“深绿”“微绿”都不能与“黑”相比。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诗词上,还出现了“绿鬓”,“绿娥”之类的字眼,前者如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之三“绿鬓愁中减,红颜啼里灭”,白居易《闺妇》诗:“红绡带缓绿鬓低”。后者如唐许浑《送客自两河归江南》:“遥羡落帆逢旧友,绿娥青鬓醉横塘”。绿鬓是指乌黑的鬓发,绿娥是指妇女的眉毛,以黛染画,眉呈微绿痕抹。黛是青黑色的颜料,涂之于黄白色的皮肤上,确微微有墨绿意。
由青黑色的颜料与黄白色的皮肤相配呈微绿,我想到了色彩的调配规律。“五色”除了黑白外,还有“青、黄、赤”三种基本色,用三色中的任两色相调和,既可生成“七色”中的另三色:橙、绿、紫。示意如下:
赤→(橙)←黄→(绿)←青→(紫)←赤
由此可见,绿色是由青色和黄色调配而成,即青黄色。若“绿”到极致,就和青色无甚差别了。
然而青色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都知道“青丝”是指“黑发”,那么,“青”就是“黑”了,形容头发确是(《辞源》义项③)。但“青”不仅指“黑”,否则,五色“青黄赤白黑”岂不有重复?由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知,青一指青色之物(《辞源》义项②),一指似蓝而深于蓝的颜色,即五色之一的青色(《辞源》义项①)。而“青”又常指“微绿”,如“草木初生为青色,引申为出生,少年,青春”(《辞源》义项⑤)。所以,“青”春必是一种“绿”春。
青与绿的关系还见于“青丝”《辞源》义项中,“青丝”除喻“黑发”外,还可指“柳絮”,有庾信诗“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李白诗“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为例。就连“绿云”除了在《阿房宫赋》中比喻女人头发乌黑浓密外,也有喻“枝叶茂盛”之意。如白居易《云居寺孤桐》诗:“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斜。”反过来,“绿”也有“青丝”的“青”之意,即“乌黑”的意思。如李贺《贝宫夫人》诗:“长眉凝绿几千年”。(《古代汉语词典》义项②)
由此可见,绿色与青色有着科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杜牧把“黑发”也就是“青丝”喻成“绿云”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理所当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