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时要用艾草洗澡,这是有什么讲究吗?

如题所述

端午节可以用艾草干叶洗澡,据说可以驱邪避疫。同时,艾草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中草药是当地的原料,所以艾草成为当时鼠疫防治的英雄。现代医学药理学认为,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毒药物,因为艾草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也是我国法定的节日,端午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各种习俗和禁忌。

端午节可以用艾草干叶洗澡,据说可以驱邪避瘟据说很久以前,按照惯例,瘟神会在端午节带来灾难。天皇怀着怜悯之心,派人到世界各地观察民情。5月5日,皇帝的使节扮成卖油的大喊:“一个葫芦重两斤,两个葫芦重三斤”,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购,只有一位老人不但不买,还告诉老人,油卖完了账是错的,老人跟着不买油的老人说,“你是个好人今晚,瘟疫之神会降下瘟疫。你可以在屋檐下插上青蒿和菖蒲来躲避瘟疫。”老人听到这件事,挨家挨户地告诉所有的人。然后,在房子里种上了艾草和菖蒲。瘟疫的神不能降下瘟疫,百姓就得救了。后来,它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过去是粗俗的。

但最好在30分钟后使用。阴虚血热者不准使用。重度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洗澡时不宜体温过高。儿童和孕妇不应使用艾草洗澡。艾蒿浴宜采用木盆、木盆、陶瓷浴缸、冲浪浴缸为最佳,艾蒿浴的水温要求因人而异,不是说水温越高越好,要稍热舒适,每个浴缸的长度因人而异一般30分钟为宜,但对于风湿病和关节痛患者,可适当延长,身体处于出汗状态,最好缓解或消除沉溺于阻塞部位的感觉。

所以,过端午节时要用艾草洗澡,用艾叶洗澡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好处是益大于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於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墻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後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後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於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後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墻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墻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於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後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於此。《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你为“倒灾葫芦”。 

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所以後世多於门前挂镜驱邪。

第2个回答  2020-06-13

端午节你用艾草煮水洗澡吗,它还有这么多妙用,好多人不知道

第3个回答  2019-09-20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於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墻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第4个回答  2019-09-20
首先是是用来辟邪的,其次艾叶是一种中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还可以有祛湿止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