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要停尸三天,为何古代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为何不能埋葬,需要停尸三天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非常多的习俗,这些习俗最主要体现在红白喜事之上,人死后停尸三天,自古以来就存在这个说法,为什么要停尸三天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停尸三天,不仅仅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同时,它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这一等级制度最草是开始与西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周礼”,在周礼里面严格的规范了各个阶层人们的一言一行,从而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而停尸三天就被包括在周礼的丧葬礼仪当中。

人死后万事皆空,人们会在墓中放大量的陪葬品,而停尸三天,这个说法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且这个故事还与伟大的医学家扁鹊有关,在春秋战国时候虢国的储君去世了,作为一名深受百姓爱戴的君主,在去世后民众十分的不舍,而在此时扁鹊正好路过此国,在一番检查之后得出虢国储君并没有死去的结论,并且在一番诊断治疗之后,储君成功恢复健康。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扁鹊这个故事被流传开来,因此就产生了人死后停尸三天这个习俗,一方面是为了排除假死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则是借此来表达人们对于亲人的一种不舍之情,希望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也可以像虢国的储君一样起死回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一个风俗,也是为了做最后告别吧,表明一下家人对他们的留恋。
第2个回答  2019-09-09
这都是古代人的迷信思想作祟。觉得死了立刻下葬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第3个回答  2019-09-09
人死了以后之所以要放三天,主要是因为为了避免那些假死。
第4个回答  2019-09-09
古代的人比较迷信,认为停尸三天让死人能够摆脱执念转世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