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蛋鸡饲养环境如何控制?

如题所述

1.饲养方式及饲养密度
饲养方式分为笼养和平养两大类。笼养主要有阶梯式与重叠式两种,阶梯式分为3层,重叠式分为4层。目前世界各国商品蛋鸡的饲养方式以笼养为主。平养主要分网上、地面和地网混养3种,蛋鸡平养每5只鸡配一个产蛋箱,60只鸡配一个饮水器(采用吊塔式饮水器时),鸡舍两侧安装水槽5厘米/只。喂料,吊式料桶每100只鸡一个,料槽8厘米/只鸡。饲养密度:轻型蛋鸡饲养密度为:笼养26.3只/米2,地面饲养6.2只/2米2,网上平养11只/米2;中型蛋鸡饲养密度为:笼养20.8只/2米2,地面饲养5.3只/米2,网上平养8.3只/米2。
2.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
(1)温度 蛋鸡的温度适应范围为5~28℃,最适温度为15~23℃,当温度偏离最适温度范围时,产蛋将会受到影响。温度可以影响到蛋鸡产蛋量、蛋重、蛋壳品质、种蛋受精率和饲料报酬。产蛋和饲料报酬最高的温度为15.5~16℃。环境温度在24℃以上时,其蛋重开始降低;27℃时产蛋数和蛋重均下降,而且蛋壳厚度迅速降低,同时死亡率增加;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在43℃以上,超过3小时母鸡就会死亡。
(2)湿度 蛋鸡适宜的舍内相对湿度是60%~70%,但只要温度不偏高或偏低,相对湿度在40%~72%的范围内对鸡均无明显影响,高温时,如果湿度较大,会阻碍鸡蒸发散热,造成热应激。低温高湿时,鸡散失热较多,采食量大,饲料消耗增加,降低生产性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水,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干燥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等,都可以降低舍内的湿度。
(3)通风换气 可以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炎热季节加强通风换气,寒冷季节可以减少通风。
3.光照
蛋的形成过程受光照—神经—体液综合因素的制约。适当增加光照量,能加强母鸡生殖系统的机能,促进卵子成熟,使产蛋量增加。产蛋期光照一般不超过17小时/天,一般从20周龄开始,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使产蛋期的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至14~16小时/天,光照强度为10勒,然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一直到产蛋结束。
采用自然光照,如自然光照不足,可人工补光。光照时间是早4时到晚20~21时,补光时间早4时开灯,日出后关灯,日落前再开灯至21时。完全采用人工光照的鸡群,光照可从早4时开始至20~21时结束。
4.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1)氨气 主要是由含氮物质,如粪便、饲料、垫草等被厌氧菌分解而产生。高温高湿环境下会加速氨气产生;管理不善,通风不良可使舍内氨气含量大大增加,如密闭式鸡舍,冬季夜间停止通风(关闭风机),氨气的浓度可高达80~90毫克/升。氨气水溶性强,有刺激性臭味,所以潮湿的地面,空气中的水气、灰尘以及人和鸡的黏膜、结膜均容易将其溶解而吸附其上。人和动物可感觉的最低浓度为5.3毫克/升,氨气比重虽小,但因产自地面,故主要分布在鸡群所能接触到的范围之内。舍内氨气浓度不宜超过20毫克/升。
(2)硫化氢 鸡舍空气中的硫化氢产自含硫有机物质的分解,破蛋腐败或鸡群消化不良时均可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气体具有强烈的臭蛋味,产生气味的最低浓度为0.16毫克/升;其比重大,故地面附近浓度很高。鸡舍内硫化氢允许浓度不宜超过10毫克/升。
(3)二氧化碳 大气中含有0.03%~0.04%的二氧化碳,舍内浓度可达0.15%,有时甚至达0.5%,主要是鸡群呼出。1.5~1.7千克体重的笼养蛋鸡每小时可呼出二氧化碳1.7米3,平养鸡相应为2米3。鸡舍内二氧化碳允许浓度为0.15%,一般达不到此等危害程度。通常认为,如果舍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2%,舍内的有害气体就不会超出卫生标准的要求。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小型鸡场和专业户鸡场,由于鸡舍保温性能差,在寒冷的冬季,多不注意通风换气,致使舍内潮湿,有的顶棚向下滴水,有害气体含量和不良气味增加,这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均有不良的影响。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加强鸡舍的保温设施,增加热源,使舍内有供热,才能组织通风换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