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少就贵?

如题所述

这句话不对,物以稀为贵里面的“物”本身应该具有价值,如果这个物根本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市场,那这个“物”再少也不会贵的。所以说,物以稀为贵的意思,绝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少就贵。比较这个价值像相对来说的,如果这是具有一般价值、且有替代物可以取代,那这物的也不会贵到哪里去。

比方说冬天的时候,只有最南边的海南可以生长西瓜,那这个冬天的西瓜可以说物以稀为贵。像平常6、7 月夏天的时候,全国各地上至东北三省,下到最南边的海南岛,都可以种出西瓜来,那这时候的西瓜价格肯定就不贵了,因为多么。所以说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这也告诫了那些做生意的人,要把生意做好,一定要销售市面上货源不充足的、且有市场的产品,这样才能赚到钱。如果人家都在卖苹果,你也去卖,那肯定赚不了多的钱,只能糊个嘴而已。

再比如说人才难得,正因为人才少,所以人才的薪资比其他的打工仔要多得多,物以稀为贵么。人家在这么行业中的佼佼者,而且行业里的人才真不算多,那么这个行业就会很吃香,人才越少,薪资就会越高,需要这样人才的机构太多了,人才却供不应求,所以只能是谁出的钱最多,研究机构设备越好,我就跟谁走。其实这也是一种物以稀为贵。因为人才是有极大价值的,如果只是小市民一样的平常人,你就算是人数太少,他也不会有什么高价钱给你,本身个人的价值就在那摆着么。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我们总是挂在嘴边上,随口就会从嘴里蹦出来了,但是真正静下心来像理解其中的意思的时候,也难免犯了想题目一样的错误。但只要记住一点,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绝对没错,但首先这个“物”一定是要有价值的,若没有价值,一切都免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如果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确实是大多数的事物,数量越稀少,越显得尤为珍贵,但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但有些人可能会立即反驳,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少就贵吗?那如果它没有价值的话,也不会显得珍贵呀。我想说的是,数量稀少,它自然就珍贵。比方说古董、大熊猫、化石、顶尖的人才。

在这里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事物为什么会变得稀少,它变得稀少的过程是怎样的?例如古董,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洗礼,环境的变化,时间越长,想要把它们保存得越好,越完整就会越来越难。正因为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所以古董才会变得有价值、变得珍贵。

再比方说大熊猫。大熊猫不是一直数量就很少的,在80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晚期数量就非常庞大,而经历过大冰河时期环境的变化,数量锐减。到后来大熊猫经过多年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包括人类活动范围的越来越大,严重挤压了它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了他们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少。再结合它们的物种特性繁殖能力低就更加剧了这种变化,因而大熊猫才会显得极其珍贵。

最后说一下顶尖的人才。为什么会稀少,越是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越需要具备顶尖的能力、独特的技能和广博的知识。而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必定是要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经过很多成功与失败经验的打磨。正因为他们是无人能替代的存在,所以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就会很难,因而才会显得珍贵。所以说像这类事物从多变少的过程就是一个去粗取精、一个成长、打磨的过程。与其说“物以稀为贵”,不如说是这种变化、洗礼更为珍贵。

第2个回答  2020-06-12
大部分东西是这样的,因为它产量稀少,所以物价就会水涨船高,导致它变得昂贵。相反,如果东西产量很多,相应的价格也会偏低。
第3个回答  2020-06-12
不是什么东西少就贵。物以稀为贵的前提,必须要考虑市场需求。当东西少,并且供给比需求要小,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第4个回答  2020-06-12
也并不是完全这个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越少的东西,人们越觉得它珍贵。东西就会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