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污水的工人有补帖吗?

如题所述

污水操作工是运行污水处理设备和调整污水处理工艺的特殊工种,他们就像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一样细小、不起眼,但就是这些细小、不起眼的螺丝钉保障了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污水处理厂时刻处于正常运行。近日,如东日报记者跟随他们,体验了一把污水厂操作工的经历。
前天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当如东日报记者见到管珣和石西珍时,他们正在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忙着巡检、提取水样、整理记录。两人裹在厚厚的黑色工作服里,他们干污水操作工这一行已经快两年了。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如泰河以南、洋口运河以西的老城区、陈高工业区和城南片区约30平方公里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每天处理城市污水约2.5万吨。石西珍告诉如东日报记者,他们平时工作一共四个班组轮流两班倒,每个班组三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节假日,包括春节和中秋这些重要节日。
上午8时,管珣和石西珍开始了接班后的第一次巡检。石西珍说,因为厂区很大,每巡检一次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在这里上班每天最起码要走四五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顺便减肥了。”石西珍笑着说。如东日报记者跟着他们两人来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口,在散发着一股刺鼻化学气味的污水中,石西珍用水桶取了一点水。石西珍说,他们每隔两小时就要巡查一次,对各个环节的污水进行一次取样,再送到化验室检测,以保证处理过的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好奇心驱使如东日报记者也拿着取样桶学着他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拧开进水口的龙头,铺面而来的臭味让如东日报记者感到胃里一阵翻涌,在倒废液的过程中如东日报记者不小心将瓶中的废液溅到羽绒服上,衣服立马被腐蚀出一个小洞。在出水口如东日报记者看到,经过十多个程序的处理之后,黑乎乎的污水变清了,一点臭味也没有了。石西珍说,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有时候比如泰运河的水质还好。如东日报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有一个红外线视频监控设备对着出水口,石西珍说,这个监控将数据实时反馈给环保部门,如果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说着,她从排水口打出一桶水,然后装进玻璃容器里进行观测。
在污水厂工作,大部分的时间是与污水、污泥打交道,身上难免会有臭味,特别是在MSBR池上手动调控操作板,环境卫生差,工作时间长。有次从MSBR池上下来走在厂区的路上时,其他同事都会开玩笑说:“你身上的味道就像是移动的污水池!”管珣呵呵一笑,对大家说:“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做一行、爱一行,不能因为他人的嘲笑而放弃这个职业。”污水操作工将污水变成清水,将污染物变成可利用物,他们是环境的净化者,是环境的守护者。
由于前几天连续大雨,污水池液位接近警戒线,此时池上的红外线监测系统有故障,污水厂启动应急预案,本应回家休息的管珣依然带病坚守岗位,挑灯夜战,带领同事一起抢修设备,组织人员调整污水处理方案。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监测设备终于恢复正常运行,从而避免了污水外溢而造成环保事故。
恪守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不仅仅要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好本职工作,感染他人,管珣和石西珍坚守在环保工作一线,做合格的环境守护者,让天更蓝、水更绿、景更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