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田径运动引进和开展的阶段(1910—1948年)

由于当时经济十分落后,民不聊生,战事频繁,田径运动开展得很差,成绩很低。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成就:第一,引进、学习和开展了现代田径运动。旧中国第一、第二届全运会(1910年、1914年)田径赛的组织、规程、规则的制定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等,大多是外籍教士包办,径赛距离和田赛成绩都采用英制单位。1924年第三届全运会田径赛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主办,径赛距离和丈量田赛成绩都采用了米制单位。这些不可缺少的引进和学习,是我国现代田径运动的开端,也是早期田径工作者在我国田径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第二,旧中国第四、第五届全运会(1930年、1933年)田径赛较早地设立了女子比赛项目(1930年6项、1933年11项)。1928年的奥运会开始设立女子比赛项目5项,1936年也仅6项。这个事实表明,我国早期田径工作者较早地重视和设立女子田径比赛项目,努力地开展女子田径运动。这在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统治和影响的国度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它对旧中国女性的解放,对今日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因素。第三,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公开声明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操,获得世人敬佩与赞扬,为中国运动员做出了榜样。

2.第二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的阶段(1949—196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田径运动获得了迅速普及与提高。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都为普及与提高田径运动竞技水平创造了各种条件。例如,大量增设田径场馆、现代器材;国家体委和许多省市成立体育学院和体育系科,大量培养田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人才;相继建立很多体育学校和业余体育学校(其中都有田径班),大、中、小学的田径运动获得广泛的普及和提高,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田径运动员,并且有的运动员开始向世界田径运动高峰攀登。1957年,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创造了女子跳高世界纪录,震动了世界田坛。1959年第一届和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田径赛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里,我国男女跳高、跨栏以及女子铁饼等项目,培养出了一批世界水平的运动员。1965年,我国已有50多名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了1964年第十九届奥运会田径项目报名标准。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有些田径项目的成绩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这个时期,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主要是与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运动员比赛、交流,与西方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机会很少。但在这个时期,我国翻译出版了一些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田径专著,也发表了我国很多田径专家学者的专著、论文等,编写出版了我国体育院、系的田径运动教材。田径运动的技术教学、训练和学术研究都很活跃,呈现着一派繁荣景象。

3.第三阶段,田径运动遭受浩劫,运动水平显著下降阶段(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省市田径队被解散,许多田径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遭到批判;否定和销毁了田径教材、论著,取消了裁判员、运动员等级制度,有些田径场馆变成了会场、田地,田径比赛几乎完全停止了。许多有才能、水平较高、正向田径运动高峰攀登的运动员夭折了,给中国田径运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致使我国与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男女分别落后大约25年和20年。

4.第四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阶段(1977年至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大田径工作者积极工作,青少年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开展,运动员刻苦训练,对科学训练的认识达到较高的水平,参加世界性、国际性比赛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多,我国田径运动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3—1984年我国运动员朱建华分别以2.37米、2.38米、2.39米的成绩,连续三次创造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同期,阎红、徐永久打破女子5公里、1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1984年,我国运动员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朱建华获得男子跳高铜牌,田径共得24分。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李梅素获女子铅球铜牌,田径共得14分。1990年第十届亚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29枚金牌。1991年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黄志红和徐德妹分获女子铅球和标枪的金牌。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陈跃玲获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中国田径运动员实现了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黄志红获铅球银牌;曲云霞和李春秀分获女子1500米和10公里竞走铜牌。1993年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国女子田径运动员获得4金、2银、2铜奖牌的优异成绩。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一时成为世界田坛的一支劲旅。1993年我国第七届全运会上,曲云霞以3分50秒46的成绩创造了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王军霞以8分06秒41和29分31秒78的成绩分别创造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田径运动成就辉煌的一年。1994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22枚金牌。1995年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仅有黄志红获女子铅球银牌。在这一年的国际、国内田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成绩平平或下降。只有同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城运会上,王军霞长跑水平的逐渐恢复和新秀姜波等的出现,给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王军霞获女子5000米金牌,10000米银牌。有8名田径女运动员人前8名,田径共得41分。男子田径比赛成绩平平。1997年8月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田径运动员奖牌数为零,令国人担忧。1997年10月我国第八届全运会田径赛多数项目成绩大幅度提高,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姜波以14分28秒的成绩打破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姜波等还冲击并逼近了1500米世界纪录,辽宁、山东、河南、云南还有一批女子中长跑新秀出现,再令国人振奋。1998年12月第十二届亚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15枚金牌。

几十年来,我国有近30名优秀选手分别创造男女跳高、女子中长跑、竞走、撑杆跳高和三级跳远的世界纪录或世界青年纪录,培养出一批如郑凤荣、朱建华、王军霞、曲云霞等世界影响较大的运动员,同时也造就了黄健、胡鸿飞、马俊仁等一批世界著名教练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