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信息学奥赛有什么好处?

我儿子在海南童程童美学乐高机器人课,下个月要参加信息学奥赛,想问问有什么好处吗?

1、信息学奥赛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自信心等综合素养

信息学奥赛还可以增强孩子自信心,提高做事情的专注力。竞赛的内容就是完成一个个完整程序的制作,而这能够有效提高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力,一个由自己一步步建立而来的作品更是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通过编程语言,有的孩子还能设计出一些智能化的工具,比如简易机器人、红外感应门等,甚至还能发明出更有趣、实用的工具。

而且编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犯错的过程,初次参加竞赛也可能没取得好成绩,而这都可以打磨孩子的韧性,让孩子知道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让他们可以更有勇气地面对将来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挫折。

这与步入社会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后再调整的成本相比几乎为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参加竞赛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锻炼远比学到的知识重要。

2、信息学能够促进数学和英语的学习,还帮孩子戒掉游戏瘾

信息学奥赛的学习和准备过程天然融合多学科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孩子数学和英语的提高。

在学习信息学的过程中,孩子通过项目建立起时间、顺序、空间、因果等一系列重要的数学概念。另外,编程最终还是以计算为核心的,这就对孩子们的数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也学会在英文操作界面中发出命令,能显著提高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及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其他课程单独教育、死记硬背完全无法比拟的。

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如果一个微小的地方出现差错,就会导致整个的程序都不能运行,因此学习编程就可以让孩子做事变得非常细心,不再像之前那样粗枝大叶。

同时,孩子在编程学习中,从以前的“玩游戏”变成“制作游戏”,掌握游戏背后成因。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设计小游戏,真正的寓教于乐,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游戏,增进感情。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变得更细心,还顺带戒掉了让家长头疼的游戏瘾。

3、信息学奥赛让孩子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更多保障

专家曾言,在可见的未来,职场智能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到 2024 年,实现自动语言翻译;到 2026 年,实现高中论文写作自动化;到 2027 年,实现卡车驾驶自动化。

到 2031 年,实现零售服务自动化;到 2049 年,实现畅销书写作自动化;到 2053 年,实现外科手术自动化,这些说辞并不是随口之谈,都是有据可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6

为促进计算机普及并兼顾提高,从95年开始全国举办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区联赛。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者;自主招生(高考加分照顾)享受加5-30分,和保送大学资格;其它竞赛获奖者不享受此待遇。

编好的程序能运行,而且所设计的程序还要能通过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下设置的测试数据。这种严格的数据测试方法,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扩展资料: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信息学奥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0
计算机越的学校越有资格,原因
1、这个比赛有高考加分政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2、比赛在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区级的各个高中之间进行层层选拔,竞争残酷。然后再到全国进行比赛。
3、省、市两级的参赛名额是有规定的,通过往年成绩进行调配,也就是所谓的淘汰制。至于县区级高中,只要学校有计算机老师或者有科协,就可以找他们报名参加比赛。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IOI)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为促进计算机普及并兼顾提高,从95年开始全国举办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区联赛。
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者;自主招生(高考加分照顾)享受加5-30分,和保送大学资格;其它竞赛获奖者不享受此待遇。

科学化、规范化的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省信息学竞赛委员会在组织竞赛中创造性地制订了一个使竞赛组织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竞赛条例。这个行之有效的条例是92年制订并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这个条例不断得到完善。从而使整个信息学竞赛能按照竞赛本身的客观规律来组织,这对于促进我省信息学竞赛良好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条例的基本精神是对各市参赛名额实行动态分配,建立A、B、C类市升级、降级制度。也就是说,各市每年参加省奥赛决赛的名额,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按组织者的意志来分配的,而是根据去年参赛成绩来决定(当年竞赛结束时,每个市就可根据成绩计算出明年的参赛名额)。因此,各市参赛名额的增加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这对于促进省内各市、各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条例,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主要内容:
参赛名额分配规则
参赛名额分为基本名额和奖励名额,奖励名额与基本名额比例约为1:2。
①基本名额:根据上一年竞赛成绩,分别定出各市参加决赛名额的基数。获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市(A类市)6人,获团体总分第四至八名的市(B类市)4人,其余的市(C类市)1~2人(去年有参赛的市2人,去年无参赛的市1人)。
②奖励名额:上一年竞赛每获一个高中或初中一等奖、女同学前三名、参赛队员全部获一、二等奖的市均给该市增加1个名额,C类市中成绩最好的2个市各增加1个名额。并规定获校团体前三名的学校各奖励1个名额给原学校。
③根据91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提出的“开展一个鼓励女孩参加信息学竞赛活动”的精神,全国赛从92年开始规定每个省队至少有1个女同学参加。因此,我们在条例中也规定了A、B类市基本名额中包含有1个女同学名额,如不派女同学参加,则该名额取消。为了鼓励女同学多参赛,条例中也作了“女同学的奖励名额必须派女同学参加,否则该奖励名额无效”的规定。
④为既保证各市组队的自主性而又保证尖子培养后继有人。条例作了“分配给各市名额,其高初中人数自定,但其差额不得大于1”的规定。
设立市级、校级团体奖
设立市级和校级团体奖,对于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促进各市及各校之间的良性竞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团体总分计算方法是:参赛选手3名以上的队按全部参赛学生按前N名平均成绩计算(含女同学最高分,其中N为各市基本名额数)。计分时,由于省奥赛决赛是高初中组用同一份题但分开评奖的方式,所以,计算团体总分时,初中学生成绩按年级加权(初一为 1.15,初二为1.10,初三为1.05),而高中学生不加权。
校团体总分计算方法是:参赛选手2名以上的学校按前2名平均成绩计算,初中学生加权方法同上。
十分有趣的是,采用这样的团体奖计分方法,对参赛市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和起到“不进则退”的自动调节作用。例如,甲市去年进入A类市,今年基本名额为6名,乙市去年为B类市,今年基本名额为4名,如果甲市只有4名尖子,另两名的水平远不及前面4名,而乙市也有4名尖子,尽管其总体水平即使比甲市前4名尖子略逊一筹,但其最后平均成绩,很可能超过被第5、6名选手拖了后腿的甲市,即甲市今年会降为B类市。也就是说,保住A类市的桂冠往往比夺取这个桂冠更难,因为要夺取A类市桂冠,只需4名尖子就够了,但要保住A类市桂冠,必须培养6名尖子选手。这种计分方法表明:对A类市的要求比对B类市的要求更高。这种竞争,同样会出现在B类市最后1~2名与C类市前2名之间。此外,我们在奖励名额方面也制订了有利于C类市升级规定,所以C类市只要努力,也是能够在1~2年内升为B类市的。再经过几年的努力,等到全省中等水平的市不是现在的4~5个市时,我们可以将B类市的范围再扩大。由于条例中建立了A,B,C类市升降级制度,使上一年取得好成绩的市也必须居“高”思危,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而上年成绩不太理想的市也有“再加一把力,就可升一级”的可能,从而增加了省内各市良性竞争。条例经过几年初中,A、B类市激烈竞争,不断换位,C类市倔起的例子层出不穷。
这个条例对各市参赛名额分配为什么不采用平均分配的办法呢?原因在于各市计算机教育和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我们承认这种不平衡,鼓励强者更强,保证了尽可能多的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有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而不会因名额限制而阻碍他们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采取措施扶助弱者(暂时落后的市),从而保证我省能培养出相当一批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较高的中学生,他们在省级和全国信息学奥赛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使我省信息学竞赛水平连续多年一直站在全国最好的几个省(市)之列。
第3个回答  2019-04-20
根据现行《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中关于保送生选拔条件的规定,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具有保送进入高校就读的资格。部分地区一等奖获奖选手还享有高考加分优惠,具体情况视省招办政策而定。
获奖者还可以继续参加NOI的竞赛,可以了解下,那些国际奥赛(NOI)上的中国籍牛娃都去了哪里?2017年信息奥赛部分中国籍选手:
毛啸:高一获得清华大学保送资格,高三被世界顶级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成为该校在中国内地录取的五名学生之一,并获得该校提供的5万-6万美元奖学金。
徐明宽:高二获得清华大学保送资格。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在第29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金牌。
杨家齐: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高二获得NOI金牌和清华大学的免试保送资格。
NOI 2016 国家集训队中约44%进入清华大学,26%进入北京大学,4%进入麻省理工,剩下的还未达到高考年龄。
第4个回答  2019-05-23
除了参加中考(很多高中招收NOIP特长生)、高考能直接加分外,升入大学以后,还可以继续参加针对大学生的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工信部与教育部组织的国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竞赛,从而获得高额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名企校招等大量机会。
如果将来孩子要出国读大学,NOIP获奖证书就可以打动很多国外大学。到了大学如果是理工类专业,打过竞赛的孩子在国外上编程课几乎可以秒杀一堆作业、一群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