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问题求解?

假设卫星轨道一开始做绕地球的圆周运动,那为了到更高的轨道要加速两次,第一次加速是不是已经超过第一宇宙速度了?否则为什么会椭圆。还有第一次加速后近地点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所以脱离,而远地点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所以被拉回,那中间总有一个时刻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吧,为什么那时没有当场做圆周运动呢? 如果是降到更低轨道那情况又是怎么样?是不是和升轨反过来,先减速变成椭圆然后在近地点加速?那椭圆轨道的最高速度又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吗?
不是小于第一宇宙是圆周,大于第一宇宙小于第二是椭圆么?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地表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详细推导及说明可参看课本。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 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 我想你是这点没搞清楚。

在椭圆运动中,“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力是矢量,你还要看方向,这里应该说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大小相同。很明显这两个力的方向不会在一条直线上。

第三个问题又是你对第一宇宙速度不理解。降到低轨道是要先减速,让卫星做椭圆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再加速,具体你可以看一遍嫦娥号卫星任务全过程,加深印象。

最后再告诉你,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好好去理解这句话,课本上的东西好好看看。

参考资料:高中物理必修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9
第一次加速不是已经超过第一宇宙速度。那时没有当场做圆周运动是因为速度。椭圆轨道的最高速度又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吗
第2个回答  2012-08-09
注意:变轨的物理实质就是变速。由低轨变向高轨是加速,由高轨变向低轨是B 系统机械能会增加。 就这么想,卫星要变到更高的轨道,必须打开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