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事业编意味着什么

如题所述

考上编制意味着什么:
1、编制意味着稳定,不犯大错这辈子不会失业。有编制的在事业单位会比非编制的人员更有安全感。
2、编制意味着待遇,有编制就能够享受规定的待遇。有编制的话你的工资待遇是按照正常的事业单位编制待遇,是有保证的。
3、编制意味着保障,对于想干事的人可以放心大胆去干。没有编制的人和在编的对比,通常会承受更大的工作量。
4、编制意味着未来发展空间,做得好能够获得升职加薪。有编制你才可以考职称晋升,没有编制只是普通的科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3
编制和非编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系统里有没有姓名,有姓名的属于在编人员,没有姓名就属于非编人员,也就是合同工,通俗意义上的临时工。有编制的在事业单位会比非编制的人员更有安全感。
一、考上事业单位的人有哪些身份
1.在编在岗人员。这一种身份个人是拥有事业编制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事业单位铁饭碗。不仅可以调动去其他单位,在达到一定的级别之后,还可以转为公务员身份。
2.员额备案制人员(每个地区的叫法有所区别),这种一般是在中小学和医疗机构,这种个人是没有编制的,只占用所在单位编制,如果离开了就无效了。这种身份的人员是不能进行跨区域调动的,也无法转为公务员身份,但是在本单位(本行政区域)内,这种身份可以进行提拔晋升。
3.人事代理人员。这种一般在高校和医院中,身份比上面说的员额备案制人员要低一级,算是和单位签合同的合同制人员,没有编制也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随时都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4.聘用制人员或者说是劳务派遣人员。这种是没有编制、没有提拔晋升机会的,随时都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合同。
二、考上事业编后工龄如何计算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三、考上事业编后下一步做什么
1、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国家是鼓励事业单位的人员兼职或者离职创业的。
2、学历基本是人人都需要搞的,除非你本身就是博士了,不然很难评职称,建议大家可以考在职,在职虽然没有全日制学历硬,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3、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也是要走职称的,领导往往占据了高级职称数,单位的级别越低,规模越小这种情况就会越普遍。
4、公派到党校学习,不代表就是提拔,组织部门会统一安排组织选拔老中青干部,有各种专门项目根据计划去学习,去了党校也不代表就要提拔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馆不得拒绝接收。
经档案馆同意,提前将档案交档案馆保管的,在国家规定的移交期限届满前,该档案所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仍由原制作或者保存政府信息的单位办理。移交期限届满的,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档案按照档案利用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