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缴的养老金在退休后能拿多少工资,和企业退休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灵活就业和企业职工退休后在养老金的领取需要考核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大块。自从我国推出养老保险制度后,全国的养老金计算方法都是一样。差别主要在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上。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退休,都是需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的累积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年限15年。关于15年的缴费年限可以连续也可以断开。但是在退休时需要满15年。

灵活就业和企业职工在退休年龄上有差别。职工退休的正常年龄是男职工达到60岁,女职工达到50岁。而灵活就业对于男性职工的规定没有变化,仍然是60岁。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相对于企业退后了5年,女性职工只有在55岁的时候才可退休。这个差距造成女职工需要多工作几年。

灵活就业和职工退休在缴费成本上有一定差别。对于企业职工而言,每个月的养老金费用是个人和企业共同缴纳。公司缴纳的费用进入国家统筹,个人缴纳的费用进入个人账户。在缴费比例上,企业需要缴纳的比例是20%,个人只需要缴纳8%。但是灵活就业者需要缴纳的比例是20%,其中12%进入国家统筹,剩余的8%进入个人养老账户。对于灵活就业要想于职工退休后领取一样的退休金,就需要前期缴纳更多的钱。这样提高了灵活就业的缴费成本。

虽然灵活就业和职工退休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前期需要的缴费成本来说灵活就业比较高。所以为了降低缴费成本,可以考虑去缴纳社保的单位去上班,特别是对于女职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好处还是不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3

很多在企业工作的员工都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对于灵活就业的人员来说,由于需要全额缴纳养老费用,非常多的人会犹豫是否参加养老保险。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变得更加灵活。刚成立时,它只允许国有集体企业、外国私人公司和其他业主公司参与。后来,它扩展到一些灵活的就业团体。

参加的是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待遇一致。其实,由于各地灵活就业参保方式的不同,其退休待遇也不尽相同。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是支付成本基数不同。企业参与保障最低缴费基数,国家统一60%。所以我们在计算退休待遇时,今年职工参加保障的社保支出成本指数是0.6。但在北京等一些发达地区,对于照顾失业人员或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按照40%的缴费基数进行缴费,所以退休时,自己的缴费指数为0.4。在这种情况下,退休福利会降低,基本养老金会降低10%左右。

对有经济基础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参加养老保险是比较合适的。参保人可以选择缴纳高级养老保险,缴纳的费用多,等到参保人达到退休年龄,符合享受养老保险的待遇,所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更多。但对于一般经济条件的人来说,由单位统一缴费会比较划算。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分为7档,在岗位职工社会水平工资上分别以当地年为基数的60%~300%,个人可以在其中选择一级作为自己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基本养老保险从参加保险缴费缴费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缴费达到15年以上,女同志达到55岁,男同志达到60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

医保方面,东北、北京等一些地区,也要照顾有困难的人员,可以选择没有医保、个人账户买药钱的工作人员医保。这种保险,缴纳后住院治疗与职工医疗保险相同,但是每个月都没钱买健康保险卡。

第2个回答  2022-09-23
灵活就业缴的养老金主要是取决于你缴的基数是多少,如果缴的越多,在退休以后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灵活就业的养老金都是你自己缴纳的,企业退休之后有一部分是公司缴纳的,企业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会更多一些。
第3个回答  2022-09-23
退休后能拿到两千多到四千多,根据缴费比例高地判断,和企业最大不同是个人需要缴纳高额的金钱,而单位人则不用。
第4个回答  2022-09-23
至少能够拿到1500元以上的工资。发放的标准不同,发放的力度不同,发放的薪资不同,发放的时间不同,个人拿到的资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