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荡为什么传位给嬴稷

如题所述

嬴荡并未传位给嬴稷,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

秦武王嬴荡争强好胜,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

宣太后想立公子芾,与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争秦王,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屈从于赵国的压力,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扩展资料: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秦氏或赵氏,名则,一名稷,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昭襄王嬴稷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去世,回国夺位,是为秦昭王。即位初期,宣太后当权执政,外戚魏冉处理庶务,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

听从范雎之言,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柄,正式亲政。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昭襄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武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秦国嬴荡下一位君主是嬴稷。赢荡没有想传位给嬴稷,嬴稷靠他母亲宣太后的帮组才登上王位。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扩展资料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秦氏或赵氏,名则,一名稷 ,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去世,回国夺位,是为秦昭王。即位初期,宣太后当权执政 ,外戚魏冉处理庶务,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

听从范雎之言,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柄,正式亲政。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

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嬴荡

百度百科-秦昭襄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1
秦武王,嬴姓,赵氏,名荡。正确全名是赵荡,“嬴荡”这么搞笑的名字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周代,贵族如果姓氏皆有,名前只能用氏而不用姓。女人取名可以带上姓,但也是放在名字后面,例如“齐姜”“宣姜”“庄姬”“文嬴”等。但是按照周代的礼制,国君是有专门的称谓模式的,正式记载中也不用氏。所以“赵荡”这样的名字也只能是今天的人说说而已,正史中只能称其为“秦王”“秦王荡”“武王”“秦武王”等。同样,赵荡的弟弟昭襄王的名字是“赵稷”。
赵荡举鼎绝膑而亡,他自己并没有子嗣,也没有指定谁来继承自己的王位。他的弟弟很多,赵稷只是其中之一。赵稷能成为秦王,其最大的支持者不在秦国,而是在赵国,他就是武灵王赵雍。秦武王暴死之时,赵稷还在燕国为质,并无势力争位。是赵武灵王出于本国政治的考虑,劝说并支持赵稷回国争夺王位的,恰好在秦国国内,其他几位公子也没有谁有绝对的优势,赵稷外有赵国撑腰,回国后又相继得到魏冉等人的支持才顺利继位,但朝政长期处于其母亲宣太后的把持之下。
第3个回答  2017-01-10
秦武王嬴荡,他并没有自己传位给嬴稷。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嬴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赵武灵王想要插手秦国的内政,所以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嬴稷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作为武王同父异母的他,继承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14
秦武王嬴荡,他并没有自己传位给嬴稷。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嬴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赵武灵王想要插手秦国的内政,所以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嬴稷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作为武王同父异母的他,继承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