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不公正有效吗

如题所述

赠与合同不公正有效。
只要赠与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内容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的,表述完整与清楚,协议即有法律效力。公证不是协议生效的必须条件,可以不公证。但公证的协议承载公证法律效力,一般是推翻不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通常情况下并不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利,所以一经公证该赠与合同即生效,赠与人反悔的要承担违约责任。但是由于房产赠与只有依法办理了登记才能转移房屋产权,所以只是经过了公证但是没有办理房屋登记手续,受赠人只能依据民法典要求赠与人承担违约责任,并不能得到房屋的产权。
赠与合同的限制条件如下:
1、在赠与合同当中,因为涉及到对于物品的无偿给予,所以在给与的内容和方式上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公序良俗,对于法律禁止的东西,例如毒品,枪支等赠与合同是不生效的。而在道德情理上来讲,如果赠与的物品会给其他人造成损害或者是伦理道德所不能接受的情况之下,法律也会对于合同本身的效力作出一定的考量,很有可能本身合同就是无效的;
2、同时赠与合同是一个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必须双方同意才可以,如果愿意给予的一方想要签定合同,但是接受的一方不愿意接受的话,此时合同也是没有办法签订的,就算是签了字,另一方表示当时是受胁迫或者是威胁的情况之下才被迫接受的,那么此时这种合同也是效力有瑕疵的。
综上所述,赠与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对于某件物品无偿赠与的一种协议,属于普通的民事法律行为,那么在民事法律行为当中就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规范叫做意思自治。所谓意思自治的意思就是双方当事人都有着意思表示,之后达成了共识就可以签定合同,合同在双方签订之日起就生效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