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田夺牛的典故

如题所述

关于蹊田夺牛的典故,相关内容如下:

蹊田夺牛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意为通过巧妙的策略夺取他人的财物。

1.蹊田夺牛的故事背景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公孙敬的人,在一次秋天的日子里,他看到一片放牛的麦田,而其中一头黑牛格外引人注目。公孙敬心生贪念,决定夺取这头珍贵的黑牛。

2.公孙敬设下的计谋

公孙敬知道这片麦田的主人每天都会亲自放牛,并且路过一条狭窄的小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谋。他找来一些稻草,将其绑在狭窄小径的两边,制造出一种类似牢笼的效果。

3.夺取黑牛的过程

第二天早上,公孙敬在先手带领下,悄悄地来到麦田旁。等待着主人放牛的时刻,当黑牛经过狭窄小径时,它被稻草笼罩的小径所束缚住,无法通过。公孙敬趁机奔跑过去,将黑牛夺走。

4.黑牛重归原主

公孙敬得手后,他想到了一个更高明的方法。他将黑牛牵往自己阳台,以展示给邻居们。但是,他并没有放心牵走黑牛,而是用长绳绑在阳台上,而黑牛则留在麦田旁边。

5.公孙敬的真正目的

公孙敬的真正目的是引诱麦田的主人过来争抢黑牛,从而给他带来一个更大的机会。果然,在看到黑牛被牵到阳台后,麦田的主人不禁嫉妒起来,决定争夺回属于自己的财物。

6.麦田主人的计策

麦田的主人匆忙赶到公孙敬家,要求将黑牛归还。然而,公孙敬并没有立刻答应。相反,他借口黑牛需休息几天,告知麦田主人若想要取回黑牛,必须将自己的麦田交给公孙敬作为交换条件。

7.麦田主人的无奈

麦田的主人万般无奈,不得不同意了公孙敬提出的条件。于是,黑牛顺利地回到了麦田主人的手中,而公孙敬则成为了这片麦田的新主人。

总结:

蹊田夺牛的典故讲述了公孙敬利用巧妙的策略夺取他人财产的故事。通过设下陷阱、引诱对方争夺,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智慧和计谋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也提醒我们要警惕他人的计谋,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6
“蹊田夺牛”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意思是说,牵着牛踩踏了别人的田地,这虽然是一个小的过失,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就夺取了他的牛。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成语“蹊田夺牛”,用来形容惩罚过于严厉或不相称,或者用来形容惩罚不当的行为。
在春秋时期,陈国的君主陈灵公和大臣孔宁、仪行父都跟夏姬私通,并且还拿夏姬的儿子夏征舒开玩笑。后来,夏征舒射杀了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逃到了楚国。楚王派兵杀了夏征舒,并把陈国变成楚国的一个县。接着,楚王又召请夏征舒到楚国当车夫,让他为自己的车队效力。这是对夏征舒的一种侮辱,但楚王却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于是又派人去蹊田夺牛。
这个故事的情节比较复杂,但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惩罚不当或过度的问题。楚王派遣使者去蹊田夺牛,是对夏征舒惩罚的过度和不当,因为夏征舒并没有真正的罪过,只是因为他射杀了陈灵公,就被如此严厉地惩罚。这种惩罚不仅过于严厉,而且也不符合常理,因为即使夏征舒有罪,也应该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判和惩罚,而不是随意夺取他的财产。
总之,“蹊田夺牛”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一年》,后来被用来形容惩罚过于严厉或不相称,或者用来形容惩罚不当的行为。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惩罚他人之前,应该认真考虑其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且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判和惩罚,避免出现惩罚不当或过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