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获客成本是多少

如题所述

信用卡的获客成本是多少

信用卡 的获客成本是多少?首刷礼活动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消费主力日益年轻化,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办卡渠道的丰富,各个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也在不断提高首刷礼的金额,丰富开卡的礼品。

各大银行的首刷礼活动:

1.通过交通银行信用卡网站在线递交申请,且于活动期间成功核发指定交通银行信用卡主卡的新客户即可获赠50元刷卡金奖励。同时在核卡日起45天内在指定门店至少一笔消费满100元且累计任意消费满3000元,即可获赠22寸智能称重拉杆箱一个。首次申请交通银行附属卡,核卡后30内使用该卡完成一笔消费,即可获得300元餐饮红包。

2.通过光大银行信用卡地带和线下申请的方式,成功申请办理优酷联名信用卡金卡的新客户,在活动期间成功首刷,即可获赠三个月的优酷会员权益,成功办理优酷联名信用卡白金卡的新用户,在活动期间成功首刷,即可获赠一年的优酷会员权益。

我查阅优酷官网了解,目前三个月的优酷黄金会员套餐价为56元,一年的优酷黄金会员套餐价为169元。也就是说,持卡人成功申请优酷联名信用卡,首刷礼也在50元以上。

3.平安银行通过官方活动页面成功申请平安信用卡主卡的新客户,于核卡后月底前有任意1笔188元消费,即可获得100元刷卡金奖励。

4.工商银行首次成功办理工行信用卡,卡片核发后60天内启用并消费三笔且每笔满66元,可获得返现66元(每月20万份)。

5.兴业银行在核卡日后60日内,限定交易满3笔且每笔交易满128元,可获赠Agnes b.时尚折叠单肩包(市场参考价560元)。

6.光大银行的联名卡产品,包括中影联名卡、安邦联名卡、高速石化联名卡等新客户在活动期间成功首刷,且累计交易满599元,即可获赠100元手机充值话费(限前1万名)。同时,光大银行通过网络渠道在线申请光大信用卡的新用户,首刷满88元即可获赠50元 京东 E卡(每月限前2万名)。

信用卡线上发卡渠道有哪些?

信用卡网申渠道现在已经非常多了,各家银行手机银行、官网、网银,还有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支付宝、微信,还有一些第三方跟银行的合作通道,51管家、蓝金融,很多很多了。

伴随着鼓励消费、需求的政策导向,我国信用卡市场近年保持快速发展。加上2017年银行对公业务的承压,银行纷纷转型零售金融,信用卡更是一大抓手。

据融360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多方因素影响下,2017年银行信用卡获得了超越其他消费金融业务的增速,而新增发卡任务量中,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渠道占比已经超过60%。

稍早前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新增发卡量1.23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张,同比增长25.82%,远高于2016年6.27%的增速;授信总额为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8%,也较2016年的29.06%增速有明显提升。

而据融360的统计,A股上市银行中至少有7家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增速超过行业36.83%的均数,其中,常熟银行由于基数较小,增速高达80.43%,兴业银行、平安银行这样的信用卡大行也都达到了65%以上。

信用卡发卡量的增加,也加剧了对信用卡获客渠道的争夺。融360调研的结果显示,2017年信用卡线下渠道的获客成本稳步攀升,而线上相比线下仍有接近一半的成本优势,线上发卡渠道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意义愈加凸显。

2017年银行信用卡完成的新增发卡任务量中,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渠道占比已经超过60%。

融360信用卡分析师李万斌认为,在银行聚焦零售、力推信用卡,及信用卡的用户下沉通道打开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预计2018年我国信用卡市场仍将高速发展。

信用卡下半场:获客场景的「重构」与「破壁」-

作者 | 李雪强  

来源 | 撩聊金融

作为消费金融的主力军,信用卡连接了数亿用户和上千万商户,一直都是银行间的必争之地。自2003年始,信用卡市场经历了快速腾飞的“黄金十年”。随后在万物归“移”的号角声中,互联网公司的Fintech跨界让信用卡行业被迫提前进入“买方市场”。

时至今日,信用卡已告别“跑马圈地”时期,进入了“精耕细作”阶段。未来是穷途末路还是再焕生机?站在 历史 和未来的分水岭上,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信用卡  的“中年危机”

Y

信用卡行业正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那就是 信用卡的增长红利已经回落 ,市场人士一度戏谑信用卡已是“人到中年”—— 获客难,留客也难 。

数据不会说谎。据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银行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98亿张,较去年同比增长仅0.97%,连续三个季度增幅不到1%,而此前增幅最高为2017年的26.5%。可以预想得到的是,曾经的单月新增发卡超过1000万张的峥嵘岁月已一去不复返。

这场“增长之困”,其实早有伏笔。2014年起,打着“先消费、后付款”口号的 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们,带着信用支付产品快速蚕食信用卡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更多现金贷玩家也涌入这一行业,对信用卡发起围剿。

面对发卡市场的“饱和”趋势,银行只能继续下沉消费场景,瞄准日常生活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然而,面对喜好愈加细分的“窄众化”市场, 银行“流量成本”却在飞速上升 。据媒体统计,前几年一位信用卡新用户的获取成本往往在70-100元左右,而现在信用卡的开卡成本却逐渐上涨到300元甚至500元。

同时,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疫情冲击,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导致部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降低, 信用卡业务的不良率攀升 。多重因素叠加,致使信用卡业务风险有所上升。

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强监管政策下,银行对于信用卡的策略不再那么激进,“被迫”有意识地在主动放缓发展节奏。信用卡行业被倒逼进入增量放缓、存量博弈的阶段,如何升级进阶实现红海突围成为银行亟待突破的难题。

选择  比努力重要

Y

在万物归“移”的号角声中,“卡时代”的帷幕逐渐落下,信用卡行业进入“移动端时代”,发卡量不再是评判行业地位的关键指标,取而代之的是App月活(MAU)。

在以上趋势下,大行全面升级信用卡App,意在将信用卡App打造成触达年轻客群的第一抓手。招商银行“掌上生活”、交通银行“买单吧”、浦发银行“浦大喜奔”成为目前银行信用卡App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持续利用场景优势,强势蚕食银行零售金融市场。

因此,在这场围猎消费者金融生活全场景的争夺战中,如果银行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继续去发力信用卡C端场景建设,很有可能事倍功半。不如另辟蹊径, 在互联网巨头还没形成绝对优势的B端场景,开辟新的“流量争夺”战场,再由B端客户切入C端(企业全员),并实现银行对公和零售业务的双重提升 。

不过,在发力B端场景之前,银行首先需要明确场景的搭建思路,那就是 以B端客户刚需为主线,先场景,后金融 。过往,信用卡的C端场景搭建是植根于权益体系,但对于B端场景来说,权益难以对存量企业客户形成吸引。

由于企业客户基于经营的需求更紧迫,需要的是流程化、便捷化、高效化的应用场景,在权益体系对企业业务层面帮助不大的背景下,建立权益体系对提升企业活跃原动力的作用其实并不明显。同时,权益很难从企业分发到个人,难以吸引企业全员入驻。而 B端场景必须深入到企业全员之中,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脉络里,才能增强用户粘性,激活场景流通 。

笔者认为,银行的B端场景搭建应该基于 “以企业全员需求为中心” 的互联网思维,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出发,深度参与到企业移动办公、审批、人资、采购、差旅等全维环节中来,做到真正为企业实现降本提效,才能留住企业客户的心。

而 采购和差旅这类与“交易”有关的企业经营场景链,也成为最适合银行融合自身金融服务的B端场景 。员工可向企业申请授权额度,企业内部审批后,银行联动企业结合员工职位、薪酬以及个人信用生成一张超级虚拟信用卡。

超级信用卡包含公司额度和个人额度,其中公司额度用于企业采购和差旅等场景,个人额度可用于其他非公场景。同时,银行可以利用在B端场景沉淀的企业数据,对企业进行在线授信,并同步抓取企业员工的消费偏好,从而提高客户对银行的粘性和资金的留存。这也意味着 B端场景中,包含采购、差旅类的电商平台成为银行业务赋能的核心板块 。

新  的风口来了

Y

对于银行B端场景中电商平台的建设思路,笔者认为, 银行可以从“赋能B端再服务C端”作为新进阶赛道切入点,电商平台将成为一个高效转化C端客户的有力途径 。但这有两个前提,一是需要企业全员在B端场景中深度沉浸,二是需要B端客户对电商平台产生一定粘性,否则将难以推动C端个人客户在电商平台进行消费。

因此,从B端市场来看, 银行可以将企业、企业采购电商平台和企业开户银行深度融合 ,解决企业采购找货难、物流麻烦、价格不透明、缺乏网上支付工具等诸多困难,让企业享受全数字化采购服务的便利。甚至,银行还能整合企业所需的横向资源与纵向的第三方服务资源,例如商旅、采购、福利以及上游、下游企业等,形成“B到C的客群抓取平台”。

同时,银行还可以基于B端场景流量入口,拉动C端企业员工的消费,因此电商平台可以增加吸引“C端客户”的资源,仿照C端场景路径来提升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这种板块可以是基于品质商城、企业福利、金融支付的独特属性, 以“企业员工优选”单独板块进行推广运营,融合C端的“吃喝玩乐”场景 ,助力用户实现高品质、一站式生活、购物及金融支付体验。像一些C端场景已经建设得比较优秀的银行,可以直接将已有场景融合进来。

除此之外,如果银行能 提供“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功能,将会成为吸引B端、C端用户的“流量密码” 。通过把互联网电商巨头服务“请进来”,把客户“留下来”的有效法则,打通品牌、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壁垒,有效带动了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提升。这样一来,企业采购和员工购物时再也不用花大量时间比质、比价、比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员工消费。

建立起基于“BC一体化联动”的电商场景生态后,银行消费金融的出路在哪里?其实互联网巨头已经提前告诉了我们答案, 银行信用卡下一步就是以类“白条”的形式进行无卡化迭代 。银行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这个纽带构建“增量密码”入口,打造一站式电商金融服务,守住正在被互联网电商巨头挖角的客户。

行业分水岭已出现。想要在信用卡业务上突破“增长瓶颈”,布局信用卡的新进阶赛道,已刻不容缓。

银行应该积极转型“突围”, 打造适合的基于对公为出发点的商城“场景”,转化流量,以“赋能B端再服务C端”维度作为新赛道切入点 ,通过抢抓企业生产经营的刚需资源,构建对公客户与零售客户的用户画像,在精准有效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 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可以类“白条”的形式下沉到场景生态,实现“公私联动”拓宽获客渠道 。

当银行选对了“场景金融”的差异化道路,信用卡业务的“逆袭”故事只会是开始,真正的好故事还在后头。

交通信用卡再次普降额度,您的交行卡降了么?

最近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信用卡 降额封卡的消息,昨天交通再次出手普降额度,大批的持卡人几万额度的信用卡被降到2000元。

现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想大家都明白,现在的重点是保住现有的额度而不是提额!大家或许不知道不知道交通银行的获客成本高的骇人,据说交通银行每一个信用卡新用户开卡后完成第一笔交易所要付出的成本在400-500元人民币,不知道交通银行是怎么下的决心,花了这么大代价辛苦拉来的客户竟然不惜封卡降额把大量几万额度的这次被降额封卡大致分三个类型:直接封卡、额度被直接降到2000、再就是被限制了分期功能也就是进了黑屋。

总结了一下交通信用卡这次的普降额度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 征信 有逾期记录,其他就是总授信较大、资金状态不良多次最低还款,还款分期过多长期高负债、经常大额消费。今时不同往日,从18年底到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收紧风控,被降额封卡的卡友不计其数,前一段时间交通要求持卡人提供近期的某些交易的小票或者发票,再到从昨天开始的降额,可以看出银行从最开始的跑马圈地逐渐在向精耕细作的道路上迈进。

银行对授信过高和负债过高资金状态不良的卡友进行降额,是因为银行是怕自己成为压垮你的那根稻草成为接盘侠,另外现在低 费率 的机器太多,持卡人大额刷卡套现影响银行的既得利益,银行也难以容忍只有将夜一条路,也有被误伤的卡友是因为被有问题商户所连累,商户套码、跳码,或者是该商户经常用于套现,被银行风控了,只要一刷,老铁就很不幸被波及,最后一种就是央行逼着各家商业银行执行“刚性扣减”政策,这也是降额都主要原因。

怎么补救呢?其实应该大家都明白被降额封卡了在想恢复到以前的额度,短时间内几乎是难以实现,现阶段只有规范用卡,极力的减少负债才有可能不被波及,特别是靠信用卡周转的那些卡友,一旦被风控就有资金链崩断的风险,银行风控只会越来越严格,这是银行甄别优质客户的过程,大面积额度降温的寒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卡友们且行且珍惜呀!

信用卡拉新成本

500元/人。根据查询第一财经可知,信用卡拉新成本在500元/人。信用卡也叫贷记卡,是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发行的一种卡,主要作用是透支消费。

信用卡额度低不激活有没有影响?

有。信用卡申请以后,不管额度高低,只要是不激活,那么对于银行来说就是有亏损的。毕竟制卡费用、快递费用都是由银行单方面承担的,用户并没有花钱。而之后不激活,征信中只会有核卡记录并没有还款记录,其它的银行查询到用户征信报告时,会给其它银行留下不好的印象。

拓展资料:

一、影响再次申卡的授信额度。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征信记录里存在没有激活并且授信额度较低的信用卡账户,会对再次申请信用卡增加较多负面的影响,银行审批信用卡时一般都会参考申请人最近一次所申请的信用卡授信额度,不激活的卡片大多都是授信额度比较低的,如果审批人员参考这张未激活的授信额度,即使你手中持有的信用卡额度都很高,也是有很大的几率受到这张未激活卡片的影响给你不太高的授信额度。

二、不激活也会收取年费。信用卡大多数都是不激活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有些银行的卡种即使不激活也会正常收取年费,并且会在这张不激活信用卡的授信额度里直接扣除,比如工行的爱车,兴业的悠然都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对于闲置的信用卡疏于管理或者对于年费的事情根本不知情,往往就会造成信用卡逾期,逾期后还会产生利息并且会越滚越多。信用卡逾期银行是100%上报给央行数据库的,不管金额大小同样都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正常生活。三、影响再次申请新卡。申请信用卡下卡后不管是否激活征信上都会留有记录,这个记录也就代表多了一家对你授信的机构。申请信用卡有些银行是忌讳申请人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的,比如建行和招行如果持有的信用卡超过4家银行就会增加下卡难度甚至直接会被拒绝。即使成功通过审核授信额度也会较低。另外有些银行是相当记仇的,银行的获客和制卡都是有较高成本的,把卡下发给你不激活会有恶意申卡的嫌疑,必然不会在受到这家银行的欢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