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猴带着小猴爬树是教育吗

如题所述

“母猴带着小猴爬树是教育吗?”咋一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学过科二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科二的开篇就介绍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为我们全面展现了教育活动的前世与今生。教育的概念中提到,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紧接着,教育的属性中也提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小伙伴们,敲黑板的重点来了,无论是在教育的概念还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中,我们都会发现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两大主体必须是人。虽然可爱的猴子们是跟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但素,还是有本质区别哒(微笑脸)。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不是教育。小伙伴们,你们的判断正确吗?(奸笑脸)

关于教育的概念和本质属性在科二考试中还多次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过,“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问题的形式有变,但实质内核并没有变,小伙们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做到“不为浮云遮望眼”,成功拿下教师资格证!
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现象。母猴教小猴爬树是一种学习现象,而不是教育现象。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