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

如题所述

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马头墙、三雕、牌坊、徽州牌坊。

1、马头墙

马头墙的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

2、三雕

三雕指的是“木雕”“石雕”以及“砖雕”。徽雕在徽派建筑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徽派建筑的梁架上,中间粗大部分,这种梁民间亦称之为“冬瓜梁”,这种梁的中间部分一般会雕上华美的木雕。

三雕的存在使得徽派建筑有着立体典雅的感觉,“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便是徽州三雕的实际体现。三雕装饰的重点是门楼,门罩,窗台,窗罩,梁柱,额枋等。

3、牌坊

牌坊是徽州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民居、祠堂并称徽州古建三绝。牌坊的历史很长远,春秋战国时便以诞生,开始作为村落中的门来使用,称为“衡门”。

随着时代的演变,又变做标志性建筑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明清时,徽州人文荟萃,居高官者甚多,加之徽商财力雄厚,树立牌坊日益鼎盛。

4、徽州牌坊

牌坊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作为桥梁、墓道、祠堂、里坊、衙署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另一种则是旌表坊。

牌坊又称牌楼,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起初只有单排立柱,后来才逐步发展为四柱、六柱,甚至八柱,是一种门洞式的建筑,故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造型。听导游讲,徽州的牌楼有四种等级,依次为御赐、恩荣、圣旨、敕建,从内容看牌坊又分为忠、孝、节、义坊。

徽州祠堂

祠堂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祠堂的地位在古徽州之中是极其高的。祠堂脱胎于宗庙,是家族祭祖开会的地方。

祠堂的规模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家族繁衍及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当然,祠堂的建立也是离不开徽商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徽商常年在外打拼,待到成为富商大贾之后,衣锦还乡,投资故里,建立祠堂,树碑立传,光宗耀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