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开车,油门经常一踩一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27

油门一踩一松,可能是为了用油门来控制车辆换挡,在一些复杂的路况当中,油门一踩一松也能更安全地驾驶。

控制自动挡车型换挡,一踩一松手动挡车型开车,肯定是避免不了油门一踩一松来换挡的事情了,其实自动挡也是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控制车子换挡的。重庆理工大学的硕士论文,《车辆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研究》上面有讲到。

自动变速箱会根据控制参数的个数来进行分类,有单参数、二参数、三参数。其中,二参数在汽车自动变速系统当中应用比较多,主要是参照车速和油门开度,也就是油门踩得深不深。

而且驾驶员是可以通过改变油门开度来干预换挡的。就和现在的大数据是比较像的,这些软件就是:猜你喜欢啊、会不会买啊、下一个会不会看这个,就是这样的,它就是猜猜看。

这个东西,你开车的时候,油门一踩一松,它就可以猜,猜多了,就知道你要升挡还是降挡了。路况复杂,一踩一松更安全担心横冲直撞的电动车和行人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一踩一松还有可能反而是更安全的。

平时开车,不管是过红绿灯,还是过一些热闹的商圈、学校,总会碰到一些不守规矩的电瓶车、行人,甚至其他汽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发布了个《城市行人过街行为特性调研分析》上面做了个问卷调查。只有25%的行人从未进行过违章过街,75%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违章过街。

比如说:我们土话经常听到的“鬼探头”。就是:你过斑马线的时候,边上有个大车把侧面给你挡住,你刚刚开过去,大车前面「唰」窜出来一个行人什么的,这就有点吓人。同样的还有电瓶车,《电动自行车驾驶行为调查研究——基于不同交通参与者的视角》这个论文上面也有调查。它说,部分电瓶车使用者并不认为逆行、违法占道行驶、违反交通信号灯行驶是危险行为。

调查出来是这样的。就是:人家不是觉得错了。“我偶尔开一开。”人家就觉得这不是事。用防御性驾驶来避免危险在这种路况下,开车就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了,油门一踩一松,并且在松的时候备着刹车,这个就叫做“防御性驾驶”了。西南交通大学有硕士论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防御性驾驶行为分析及模型构建》上面有讲到。

防御性驾驶有2个方面,一个是:不主动引发交通事故。第2个是:在别人犯错的时候,还能够及时发现并宽容对待,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规避,确保不出现被动性的交通事故,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比如说:过斑马线减个速。

这就像是:爸妈对孩子一样的,即使小孩子犯了错也能宽容对待,小孩子可能犯错的时候,也要提早发现和制止,是吧?他在那边玩,拿了个剪刀在那边玩,你要提前跟他说:“你剪刀不要随便乱拿!”对不对?不然的话直接戳过来,戳过来我还躲得开,然后再跟他说:“剪刀很危险,不要戳人!”

实际操作的时候,油门一踩一松,松的时候,脚是贴在刹车上面的,如果发现有可能的危险,比如说:右前方电动车突然之间打了个弯,想要掉头过来了。我们就可以直接刹车踏板踩下去了,就不需要有从油门踏板把脚移到刹车踏板,然后再把刹车踏板踩下去的这个时间了,反应就更迅速啊。期刊《北京汽车》上面有论文,《汽车制动过程时间的分析》上面就有讲到:把脚从加速踏板移到制动踏板,平均需要0.15到0.22s的时间。

你这么想:0.22s,如果我的车速是60km/h,右边的油门,你脚抬起来放到左边刹车上面,已经3m开出去了,有车长的一半了。而且在市区,本身道路就比较拥挤。换句话说:你如果是一踩一松的开车,就可以短3m的刹车距离,这3m有可能就是撞上和没撞上的区别了,是一种更安全的考虑。

新手驾驶经验不足,导致一踩一松还有一种情况是:新手驾驶经验不足,会导致“一踩一松现象”的发生。路况不熟、车速判断也不够有经验。

就好像:刚玩了一个新的游戏,有可能按这个按钮是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按那个按钮我也是不知道。按起来,人家是行云流水,像弹钢琴一样的,我们是:「诶啊诶」。差不多就这种感觉,一冲一冲的。上海交通大学也有硕士论文,《基于实车仿真的不同风险等级下新手驾驶人跟车行为研究》上面讲。仿真测试,发现新手驾驶员在慢速跟车的时候,对速度的把握是比较差的,这样就更容易出现油门一踩一松的情况。

因为把握不好速度,需要对油门进行更多的调整,甚至是:不行的,太快了,还要刹车再减速一下,就有这种情况。而且新手更容易出现超速行驶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要更多地去调整油门,从而导致油门一踩一松。

油门一踩一松,是相对安全的做法总结一下,油门一踩一松有可能是开自动挡车型的老司机在换挡,这是正常需要,在一些复杂的路况下,一踩一松也是相对安全的做法。还有可能就是:新手司机经验不足、没办法了,在那边一踩一松,制动甚至都要带上,一松一松的,更加频繁。

油门踩得好还能省油,踩油门的技巧其实关于油门一踩一松,有些老司机朋友还说:“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省油的。”

道理是这样的,就像我们骑脚踏车一样的:「哇」我拼命骑一段,后面那段就不用骑了,趟过去了嘛;我再拼命骑一段,再这么趟过去的。这种做法到底能不能省油?国外竟然还有论文的,这个做法叫做“PnG”,它说:有时候可以省,有时候不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