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脱皮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手脱皮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手脱皮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初春与初秋季节交替时更加严重,主要是有季节变换、天气干燥等外部原因,手部肌肤构造比较特殊,虽然角质层很厚,能够很好地抵御来自外界的刺激,但相较于面部和胸背部的肌肤来说。

手部皮脂腺分布非常少,导致手部肌肤长期处于皮脂匮乏的状态。春季气候干燥,更加容易加速角质层中的水分流失,使手部变得干燥褶皱。另外,还有个人体质及疾病的内在原因,患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或来医院进行治疗。

扩展资料:

改善手部肌肤脱皮方法:

1、使用护手霜前先洗手

许多人会随身携带护手霜,一觉得双手干燥就拿出来涂抹,但不要养成不洗手就涂护手霜的习惯。由于双手是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细菌数也非常多。如果不洗手就直接擦护手霜,护手霜中的油脂就会与手上的细菌混合在一起,不能达到预想的滋润度,同时也不利于手部健康。

2、讲究洗手细节

洗手的水温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应使用和人体体温差不多的温水 (水温在37摄氏度左右),在洗手的时候,请首选洗手液。当手洗干净后,一定要用干净且柔软的毛巾把手擦干。

当手部没有可见的水珠和明显的水分后,就可以直接上护手霜了。

3、双手的防晒不要忽略

手部是身体的一部分,皮肤是四季都要防晒的,手也别忘记。脸部使用的防晒霜顺便涂抹在手上可以,但是可能有的防晒有润色效果,而且滋润度会不如专门的护手霜,所以最佳的选择还是带有防晒系数的护手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气干燥 手指总是脱皮怎么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大致有以下5种原因:
1、 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包含广泛,不过根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得出,手部蜕皮多半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这3种营养。

维生素A不仅对维护视觉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对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也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非常丰富,比如深绿色蔬菜、南瓜、枸杞、李子等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
维生素B缺乏会患皮肤炎。出现蜕皮、痒等症状,也有可能是维生素B缺乏了。含有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和叶酸等食品: 肝、肉类、牛奶、酵母、鱼、豆类、蛋黄、坚果类、菠菜、奶酪等。其中的维生素B1在人体内无法贮存,所以应每天补充。
缺乏维生素C。一般出现在喜欢挑食的人当中,因为身体所需各种营养和元素不均衡。可外用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两次,三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也可多吃点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鲜枣、红果、柚子、桔子、橙子、柠檬、草莓、柿子、芒果、猕猴桃、龙眼等。
2、 手癣

手藓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跟脚气一样,具有传染性。手藓不仅脱皮,同时伴有明显的瘙痒,从手指开始,可慢慢传染到一只手或两只手,还会有红斑出现。由于手藓的传染性,真菌感染部位可能不止局限于手,还会传染身体其他部位,或者亲密接触的其他人。一旦确诊为手藓,就要做好隔离工作,不要与他人共用任何生活用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遵医嘱用药。
3、 季节性蜕皮

季节性蜕皮又称为剥脱性角质松懈症。它的发病原因不明,不是细菌,真菌引起,没有传染性,但此病有季节性,好发于春夏和秋冬之交。瘙痒不明显,常呈对称性发作。轻者可以2~3周自愈,严重者去医院就医,遵医嘱用药即可。
4、 汗疱疹

汗疱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炎,是湿疹的一种,“小水泡”呈米粒大小,痒,水泡破溃后可出现脱皮现象。既然是过敏性皮炎一定有接触过敏原的病史,比方洗衣粉,洗涤剂,肥皂等。
5、心理因素
手部蜕皮现象,还有可能跟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压力大,劳累,情绪抑郁等都可以诱发汗疱疹。

生活菌在此提醒朋友,日常饮食应避免挑食,做到饮食均衡;在使用刺激性化学品的时候尽量选择佩戴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造成伤害;日常注意卫生,勤洗手并做好护肤,合理保护手部肌肤。
第2个回答  2020-06-22
一般手部脱皮有四种类型,患者可根据手部症状判断自己属哪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治疗。
类型一:剥落脱皮
症状:双手表面脱白皮,
没有瘙痒、炎症。
治疗:1.医生指出,这是在初秋最常见、最易发生的手角质层剥脱症状。虽有碍外观,但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避免接触肥皂、洗手液等刺激性化学用品,2-3周后可自愈。
2.可配合口服药治疗:用中药苍参、黄柏、苍术各30克浸泡,涂抹于手掌,同时服用维生素C。
类型二:干燥性皮炎
症状:双手脱白皮,手指有裂口。
治疗:1.秋初干燥性脱皮最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与经常用香皂洗手有关。应减少洗手次数,避免用碱性的香皂、洗手液,洗衣服时尽量戴手套。
2.到医院或药店买肤康洁等杀菌性洗液外擦。
类型三:手癣
症状:先一只手出现脱皮现象,随后发展到双手。手掌出现红斑、炎症,瘙痒明显,而且患手癣的患者大多同时患脚癣。
治疗:因为手癣可传染,所以需要到医院早诊早治,坚持涂抹医生开具的专用药膏。
类型四:汗疱疹
症状:双手同时长红色水疱,有剧烈瘙痒的感觉。
治疗:和手爱出汗、敏感体质有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外涂、口服药物。
其发病主要是由血虚血燥、皮肤失养、燥热生风所致,治宜养血润燥、疏风止痒。双手脱皮的常见原因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手癣;化学损伤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先天遗传因素引起的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治疗方法】手掌脱皮有季节性,可有自愈倾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比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西医药多采用镇静剂、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抗胆碱类药物治疗。
1、
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用中药肤康洁涂液外搽,也可用10%明矾溶液浸泡。
2、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肤康洁软膏外涂。
3、皮肤干燥角质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采用保湿防裂的“肤康美软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脱尚未完全剥离的角质层,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蒺藜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情况下3-5剂即可见效。
5、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先将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疗效:有报告用维生素C治疗手脱皮患者,轻者1次显效,重者3次显效,数日可愈。
6、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尽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可防止该症的发生。
7、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十分显著。
8.鲜韭菜汁加红白糖适量每日服一次连服4次有效。
手脱皮症状
季节性手脱皮是一种常见现象,大多数人(男性居多)发生在春-夏及夏-秋季节变化时,先是有灼热、刺痛,继而出现红色小斑点,再变成针头大白点,而后变为空疱状角质剥离,逐渐向四周扩大,不断剥脱薄纸样膦屑,皮损互相融合,再加上人为的撕扯,角质层-层层剥脱,发展较快通常累及整个手掌,局部无炎症变化。平素出汗较多,当脱皮时出汗反而减少,有些人过二、三个月恢复正常。家庭主妇用洗衣粉,也会脱皮、干裂并增加感染机会。
正因如此,许多人忽略了治疗,但每年到某个季节就容易复发,且有逐年加重趋势,脱皮面积不断增大,并向深层扩展,最终露出鲜嫩肉色,出现伤口,极易造成感染。该病非真菌引起,故用抗真菌药无效。手脱皮症状特点:1、双手对称性
2、无炎症、非真菌造成(真菌检查呈阴性)颐和堂公司研制的“手气好”手脱皮修复霜,对季节性手脱皮、干裂有很好的预防和修复作用。它采用表皮修复因子、VE、VA及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多种成份,通过表皮修复、营养滋润、深层调节三重作用,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降低其脆性,提高皮肤组织的防御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对季节性手脱皮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使用本品可保持皮肤滋润、柔软、避免手脱皮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20-06-19
手上脱皮的原因有很多种。中医认为,手上脱皮主要是由血虚血燥、燥热生风所导致。一般采用养血润燥、疏风止痒等药物进行治疗。而西医认为:一、剥落脱皮,一般表现为双手表面脱白皮无瘙痒、炎症等,建议涂抹护手霜并口服维生素C;二、皲裂性湿疹,其症状是双手干燥角化脱白皮,手指有裂口,建议外擦复方乳酸乳膏、尿素激素乳膏等对症治疗;三、手癣,其最主要的症状除了有脱皮现象,还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建议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如酮康唑;四、汗疱疹,其主要症状是双手同时长红色水疱,且有剧烈瘙痒的感觉。建议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第4个回答  2020-04-22
手脱皮主要是因为手部皮肤微循环发生障碍,表皮细胞缺失营养物质,表皮细胞的凋亡衰败、屏障薄弱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