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的药被纳入医保,为什么却越来越难买?

如题所述

去年在引起广泛关注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众多患者为了以便宜价格购买治疗慢粒白血病的“神药”——格列宁(电影中的化名),而演绎了一段让人为之神伤的大戏。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绝不在少数。尤其是对于很多癌症患者而言,价格高昂的抗癌药物同样让他们负担不起,并上演了一出出人间悲剧。



好消息是,从去年10月开始,国家先后将35种抗癌药物纳入医保,且报销比例较高——在50~90%不等。这对癌症患者来说是天大福音,因为他们看到了能够长时间生存下去的希望。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还能买到的抗癌药,在被纳入医保后却十分难以买到!有了希望之后就迅速破灭,这更让人难以接受。


就在此前的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表示没有买到医保抗癌药,甚至还有一半的患者透露,医院表示没有进某种医保抗癌药。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大环境来看,抗癌药相关的报销人次和金额还是在上涨。国家医保局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累计报销人次达到20.94万人次,报销金额达到10.58亿元,其中13种药品采购量比2017年同时段增加155.4%。按此推算的话,医保全年对17种抗癌药的支出将超过40亿元。


不过报销金额固然大幅增加,但相比全国庞大的癌症患者人群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据国家癌症中心今年1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约392.9万人,每年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40亿与2200亿的对比,凸显报销力度还远远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报销困难也是抗癌药难以买到的重要原因。为了减少报销量,各地医保设置了严苛的报销条件和门槛。不住院不给报、靶向药必须在放化疗无效后才能报销、一代药用过医保报销后二代药就不再享受报销……报销的条件之高、流程之繁琐,让很多患者都“主动”放弃购买报销,或者以原价购买纳入医保的抗癌药。


从另一个角度看,医院为了应对“药占比”的考核,对抗癌药物有抵触情绪。从2007年开始,国家为避免出现“以药补医”的现象,规定患者买药的费用控制在所有开销的30%以下。“药占比”一旦超过30%,就会从医生的工资里扣。而抗癌药虽然纳入了医保,但价格依然昂贵,导致医生很容易就会超过应有的标准。这样一来,医院自然不愿进抗癌药,医生也不愿开抗癌药。


在《我不是药神》的结尾,接“徐铮”出狱的警察表示,“正版药进医保了,没人吃印度药了。”这是电影艺术化的处理手法,来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美满结局。我们希望,在现实生活中,癌症患者也能等到这一天的真正到来,让吃药不再是难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7
报销困难也是抗癌药难以买到的重要缘由。
第2个回答  2019-08-17
现在已经有15种抗癌药物进医保了,医药局正在和各个药企进行谈判,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抗癌药物进入医保。
第3个回答  2019-08-18
因为这类药的关注很高,十分难买。
第4个回答  2019-08-17
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推进抗癌药品降价工作进行部署。此时距国家医保局5月31日正式挂牌还不满一个月。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经过积极推动,目前抗癌药品降价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