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摘要?

如题所述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句话道出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幼儿的手部肌肉正处在良好的发育时期,活动量越大越能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幼儿必须克服困难,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这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不怕困难、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树立动手操作的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究新知的内驱力。同时,浓厚的兴趣也是成功的基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发展,保护他们的心理感受和思维发展。
  指导幼儿学习手工制作,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浓厚兴趣。针对幼儿兴趣不稳定的特征,教师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参加手工活动。这样做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手工操作活动中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融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在排球、跳绳、滚圈、骑木马、玩转椅等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协调能力能够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教小班时,注重引导幼儿初步掌握和使用体育器械的方法;在教中班时,注重引导幼儿练习扔球、接球等。幼儿园每年春季、秋季都召开体育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中班、大班的幼儿参加排球比赛,小班幼儿在一边观摩。实践证明,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肢体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不同、基础水平存在差异等特点,分别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与活动时间。这样做,对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大有裨益。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情境。同时,还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机会。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制作新年贺卡”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彩色的纸片、漂亮的图案、剪刀、彩笔、糨糊和白色卡片,并且向幼儿讲述了具体的制作要领。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明确指出,孩子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其身心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聪明,只教他数数、识字是远远不行的,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1)家长可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自己制作道具、布置环境;在结构游戏中让孩子创造性地建筑一些物体。
(2)美工活动。美工活动中的折纸、剪贴、自制玩具等都有助于孩子独立操作能力的提高,家长不但不应该限制,而且应积极鼓励,若有时间还应该参与孩子的活动。家长可给孩子准备一个“美工箱”,箱子用废旧纸盒代替,里面备有纸张、儿童剪刀、胶水、废旧杂志等,每周让孩子从事3-4次美工活动。
(3)日常生活。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指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分发碗筷,这不仅锻陈孩子的独立性,同时也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5-6岁幼儿可以做以下的事情:自己穿衣、吃饭;自己收拾玩具;帮助家长打扫房间;叠衣服;洗小物品。家长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想想这件事可否让孩子去做,他做这件事对他的发展有没有好处,是否有危险,经过一番考虑,就可以将有些事情交给孩子去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8
学前儿童动手能力,应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穿衣,穿袜穿鞋等。
第2个回答  2019-12-08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需要非常的培养,因为现在的儿童动手能力非常差,学习耳朵动手能力培养对他将来的发展会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