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管理中央财政的官职为

宋代管理中央财政的官职为

宋代设三司使分管各税,盐铁司主管商税、盐、茶、铁、役;度支司主管钱帛、粮科;户部司主管户口、土地、钱谷赋役等。

宋前期,户部的职掌被三司所占,户部成为一个空架子,仅掌管全国各府州郡所进贡的土物与元旦大朝会时陈列于庭及旌表门闾等杂事而已。下设: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户部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判尚书省户部事一人,正五品上;另有令史二人。
元丰改制后,罢三司之职归户部左、右曹,户部才掌实权,掌管全国户口、土地、钱谷、赋役之事。下设五司:左曹、右曹、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左曹、右曹或总称户部司。户部额定官额为十三个,即户部尚书一人,从二品,若为担任者资历较浅,则称权户部尚书,有试用的意思,为正三品;侍郎二人,从三品,若担任者资历较浅,则称权户部侍郎;郎中(从六品)、员外郎(正七品)十人(五司每司各二人)。
南宋时,户部侍郎有时只有一人,甚至尚书与侍郎总共只有一人。
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8
宋代管理中央财政的官职为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正二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08
这个最高长官叫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