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

如题所述

一、“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哲学研究对象从自然到人的转变。到了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逐渐冲破了“以神为本”的思想禁锢,开始高度赞扬人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则在继承以往哲人关于人的思想成果的研究基础上,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本质,为“人本”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当今中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是将“人本”理念运用到建设与发展之中来,指出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了相关内涵和意义。

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现代含义,大致可以包含以下三层:(1)“以人为本”的本位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及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以现实的人为本位的价值论。其现实的人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千千万万参与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人。(2)“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以人为本”的“本”是指发展之根本,即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所以“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始终在于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3)“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是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提和基础是现实存在的人,然而这种现实存在又单是承认人的实体性,更注重把握人的现存的主体本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着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2]因此只有承认、重视并坚持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从本质上体现“以人为本”。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解读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主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宝[3]。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亲人或朋友来对待。在教育过程中应摆脱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育形式,用平等的方式给予大学生们关心、帮助、鼓励和思想渗透,重视学生个体的真实情感,强化人性关怀。人是充满情感的高级生命体,如果把其置于对立面必然导致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疏离,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而如果能够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把其视为亲人或朋友,做到真心对待、真诚帮助、真正关心,才能得到对方心理上的认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也要注意单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要注重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从根本上走入学生的内心,被学生所接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最终效果。
三、传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缺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收效不佳,不能够完全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期间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人群整体性的发展过程,难免忽视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而无法深入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至于思想教育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一方面,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把丰富的人性与抽象的人的社会性对等起来,在施教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社会主体所约定俗成的合理性,本着个人服从社会,个体服从群体的原则出发,不注重考虑个体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忽视甚至抹杀人的个性,主要有如下表现:第一,过分依赖单向的“填鸭式”教育传输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反感心理。第二,过分强调教育教学固定的内容与要求,把整体的要求标准运用到对个体的要求之中,过于理想化,极易忽视个体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教育没有针对性,无法体现实效;第三,过于强调培养听话型和服从型学生,抹杀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培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