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高温与加热的区别什么情况是用加热.什么情

如题所述

一、加热与高温
加热
一般来说,加热表示的温度泛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在400~500℃,如NaHCO3的分解温度为270℃,写成:2NaHCO3==Na2CO3 + H2O + CO2↑.
高温
超过500℃以上的温度,在实验室需要用酒精喷灯或煤气灯来实现.酒精喷灯或调整正常的煤气灯温度可达700~1000℃.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温”.如CaCO3的分解温度为825℃就应写成:CaCO3 ==CaO + CO2↑
因此加热与高温的区别在于反应温度的高低,当然,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加热和高温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对于有些因温度不同所得产物也不同的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要标注具体温度.如CH3CH2OH CH2=CH2↑ + H2O
二、加热与点燃
加热与点燃,其目的都是提供反应物所需能量,促使反应发生.但对于具体反应而言,有些写“加热”合适,有些写“点燃”合适.
一、加热与高温
加热
一般来说,加热表示的温度泛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在400~500℃,如NaHCO3的分解温度为270℃,写成:2NaHCO3==Na2CO3 + H2O + CO2↑.
高温
超过500℃以上的温度,在实验室需要用酒精喷灯或煤气灯来实现.酒精喷灯或调整正常的煤气灯温度可达700~1000℃.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温”.如CaCO3的分解温度为825℃就应写成:CaCO3 ==CaO + CO2↑
因此加热与高温的区别在于反应温度的高低,当然,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加热和高温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对于有些因温度不同所得产物也不同的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要标注具体温度.如CH3CH2OH CH2=CH2↑ + H2O
二、加热与点燃
加热与点燃,其目的都是提供反应物所需能量,促使反应发生.但对于具体反应而言,有些写“加热”合适,有些写“点燃”合适.
加热是指用外界热源提供热量使反应物始终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得以正常进行.因而,一般需要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从反应初至反应末都应加热.加热时热源不能与被加热的物质直接接触.加热在化学方程式中常用“Δ”表示,加热的方法通常有旺火(如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水浴、油浴和沙浴加热等.如:NH4Cl NH3↑ + HCl↑
以氢气、碳、一氧化碳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大多数分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反应式中应标注加热或高温.如H2 + CuO Cu + H2O C + H2O CO + H2
点燃是指用外界热源提供热量,使可燃性物质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起来.一般需要点燃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等到燃烧开始,就不再需要外界热源了,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足以使反应继续进行.点燃应使热源直接和被点燃物质接触.如有关镁燃烧的几个方程式:
2Mg + O2 2MgO Mg + Cl2 MgCl2
N2 + 3Mg Mg3N2 2Mg + CO2 2MgO + C
所以,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点燃、加热、高温要有所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9
在液相溶液且需要加热的反应称为加热的化学反应;在气相或固相或气固相间的反应需在高温情下进行,此种反应称为高温化学反应。
如在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BG5762—86)中规定:
“称取约0.5克试样置于铂坩埚中,加2克碳酸钾—硼砂(1+1)混合熔剂,混匀,再以少许熔剂擦洗玻璃棒,并铺以试样表面,盖上坩埚盖,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至气泡停止发生后,在950—1000°C继续熔融3—5分钟。然后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旋转,使熔融物均匀地附着于坩埚内壁。”——以上操作的反应为高温化学反应。
该规定接着是:“冷却至室温后将坩埚及盖一并放入已加热至微沸的盛有100毫升硝酸(1+6)的300毫升烧杯中,并继续保持微沸状态,直至熔融物完全分解。”——以上操作的反应为加热的反应。
在前面的高温反应中有碳酸钙的分解:
CaCO3=CaO+CO2↑;
还有二氧化硅与硅酸盐矿物的分解化合,反应式较复杂,主要与简化的反应式是:
SiO2+NaO2=NaO2• SiO2。
下面的加热反应中主要有:
CaO+2HNO3=Ca(NO3)2+OH2;
NaO2• SiO2+HNO3=HS iO3+NaNO3。
如此,就使试样中的不溶物全转化为了可溶物。
在高温反应中还有高炉炼铁中(900—1400° C)的反应:
固相间的反应,Fe2O3+2C=FeO+2CO;
CaO+SiO2=CaO•SiO2等。
固相与气相间的的反应,Fe2O3+3CO=2Fe+3CO2
气间的反应具典型意义的是合成氨(500° C)中的反应:
N2+3H2←→2HH3。
在溶液中的加热化学反应更为多见,如在酿造工业中,生产麦芽糖、酒、醋的反应;化学分析中酸对试样溶解等等的加热中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