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标准与非标资产

如题所述

背景解释:

非标,全称叫做非标准债权资产是与标准资产相对而言的。非标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13年《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提出,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直到2020年出台的《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将债权化资产明确分为标准化债权、非标准化债权与非标资产除外类别三类,明确各类资产清单,清单外资产需要根据《资管新规》定义进行认证。

*什么是标准化资产?

都有哪些?

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

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除此之外,其他债权类资产若想要被认定为“标”,应当同时符合5个条件:

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什么是非标资产?

都有哪些?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1)部分类别直接列明: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登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 ,北交所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收益凭证,上海保交所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

2)其他未同时符合五项标准(就是上页标准资产的条件)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

除了标准资产与非标外,还有一个其他类别,叫作非标资产除外类别,见下页。

☆非标资产除外类别:

非标资产除外类别: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央行认为:“上述资产既不符合标债资产认定标准,也不符合原先非标资产特征,不宜简单列为标债资产或非标资产。

鉴于金融监管部门对这类资产已有较为系统、严格的监管规定,并且这类资产也不是《指导意见》规范的主要目标故纳入非标资产除外类别,维持现行监管要求不变,不按照《指导意见》有关非标资产监管要求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