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讲道理”也对孩子有害

如题所述

  思想家卢梭说,有3种对孩子最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3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
  “问题家长”的通病:把“讲道理”当成教育
  或许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什么方法呢?难道不要教育他吗?

  当然要教育孩子,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人们都认可,可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如何劝说孩子,如何给孩子讲道理。
  有不少家长,他的孩子遭遇了学校老师的冷暴力,导致孩子厌学。家长不去想办法向学校反映,解决老师的问题,也不去做任何和老师沟通的努力,却只想着“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再厌学”
  ——这样奇怪的逻辑经常遇到,明明是成年人做得不对,伤害了孩子,却把改造的矛头对准孩子,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状态,这怎么可能呢?
  孩子有时候确实会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给家长带来麻烦。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觉一下他的想法和愿望,不要轻易下论断,说孩子“不听话”。
  家长当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说法。实践证明,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上入手最容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
  孩子根本不知道你发脾气的原因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孩子对家长的刻意感动天生排斥
  活在虚荣中的家长不可能教给孩子踏实,刻薄的教师也不可能教会孩子宽容。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千万不要刻意对孩子作出感动之类的行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你很虚伪。
  因为孩子毕竟还小,涉世未深,纯净的“眼眸”里容不下半点“沙砾”,他们鄙视虚伪崇尚理想,在那个年纪他们爱憎分明,比较理想主义。
  他们对父母的“言行不一”、“言不由衷”等非常反感,认为他们虚伪。家长应及时适当地处理儿女对父母的这种看法,否则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父母儿女之间的感情交流。
  孩子对“虚伪”的天生排斥,是一种正常的、可贵的品质。首先,我们不应指责他们的“愚钝”,而应尽量不伤害他们的这份“纯净”,不让他们过早沾染上社会的“瘴气”。
  否则一旦他们过早地“看破红尘”,太现实,等他们成年以后就有可能成为牢骚满腹的嘲世者。其次,我们应该坦然承认自己的“虚伪”行为,诚恳解释不得不“虚伪”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