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乐死?

什么是安乐死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

积极安乐死指的是

蓄意结束生命

来减轻痛苦的行为

,可分为医生主动为病人结束生命

(主动安乐死)


或在医生的协助下

患者自愿并自行结束生命

(协助自杀),

这两种方式只在少数国家合法



,我们今天只谈争议较多的

“协助自杀”式安乐死

选择安乐死的人

通常是想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即在病痛彻底击溃自己前

主动选择死去

,它的实现方式有两种:

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


选择口服的人,

医生会为患者提供一杯溶液

,并在里面加入强力的麻醉药物和致命药物,


患者再以自愿服用的方式

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防止病人经历不必要的痛苦

医生还会让ta在服药前吃下防吐药物

,选择注射的人

同样需要自己来执行最后的步骤

,他们通常会手握点滴的开关

自行控制生命结束的时间,

而在开关的另一头

则是超出致命剂量30倍的强力麻醉药物


。以上两种过程

都要全程录制视频

,患者要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

表示自己明白接下来这么做意味着什么,

理论上来说

开始执行安乐死后

病人会快速失去知觉

并在数十秒内死亡

,这也是安乐死的原则

安乐死在中国不能合法化

,如果安乐死合法

,那么一些心理脆弱的患者

很可能直接放弃生命,


在一些监管不力的地区

还可能会出现某些人“被安乐死”的违法事件,



安乐死可能阻碍医疗的进步



如果安乐死普及,

重疾患者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因为他们可能会被认为

占用且浪费了社会资源


,综上所述

不止在中国

安乐死在许多国家也难以合法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加了《冇》字将可能有问题的字词隔开——

安冇乐冇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冇治的病冇人停止治冇疗或使用药冇物,让病冇人无冇痛冇苦地死冇去。“安冇乐冇死”一词源于希冇腊冇文,意思是“幸福”地死冇亡。它包括两层含冇义,一是安冇乐的无痛冇苦死冇亡;二是无冇痛冇致冇死冇术。

中冇国的定冇义冇指患不冇治之症的病冇人在垂冇危状冇态下,由于精冇神和躯冇体的极冇端痛冇苦,在病冇人和其亲冇友的要求下,经医冇生认可,用人冇道方法使病冇人在无冇痛冇苦状冇态冇中冇结冇束生冇命过冇程。

2017年10月22日,韩冇国冇保冇健福祉部称,从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15日将试行《维冇持生命医冇疗决定法》(也称《安冇乐冇死冇法》),临冇终患冇者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接受维冇持生命的治冇疗。2019年11月13日,新冇西冇兰国冇会冇议冇员投冇票通过安冇乐冇死合冇法冇化冇法冇案。

第2个回答  2021-12-13
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中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2017年10月22日,韩国保健福祉部称,从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15日将试行《维持生命医疗决定法》(也称《安乐死法》),临终患者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接受维持生命的治疗。2019年11月13日,新西兰国会议员投票通过安乐死合法化法案。
第3个回答  2021-12-13
安乐死指的是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包括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以及无痛致死术两层含义。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的实施条件应是对重度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处于不可逆昏迷中的植物人所使用的。在我国,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一般地,安乐死可分为积极的安乐死和消极的安乐死。前者是主动的,是指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其生命,如当病人无法忍受疾病终末期的折磨时。后者是被动的,是对抢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给予或撤除治疗措施,任其死亡。
  常见的消极安乐死的方法包括了注射氰化物、大剂量注射麻醉剂、注射凝血剂。
  注射催眠剂使患者入眠的情况下,注射氰化物而导致人体内过量的氧造成体内细胞不再进行呼吸作用,最终导致心脏衰竭死亡。采用大剂量注射麻醉剂的方法应先使患者入眠,再注射有呼吸抑制作用的中枢麻醉剂,通常为一些会导致窒息的强力镇静药品,使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抑制,而最终导致无法正常呼吸,造成人的窒息。第三种方法是采用凝血剂是由于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人体的血液蛋白的凝血因子,造成血液的凝结,形成血栓,阻断血液流动,造成人的死亡。
  因此,无论从伦理学还是从法学的角度来看,消极的安乐死接近自然死亡,而积极的安乐死则接近故意杀人。
第4个回答  2021-12-13
“安乐死“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用药,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社会通俗说法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极端痛苦,应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其生命。

安乐死分积极地和被动地两种;积极的是指主动采取措施,通过结束其生命,使病人免除无法忍受的疾病痛苦折磨。消极的是指对垂危病人不予抢救治疗,任其死亡。

安乐死实际是使病人死亡时间稍稍提前,既结束了病人的痛苦,又解除了社会家庭的沉重负担。

安乐死的主要争议在于;

从法理上: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当然也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从伦理道德上:“安乐死”有悖生存权利,有悖人道主义,有悖救死扶伤医德,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还有悖孝道。这种情与法的争论将长期继续,同时派生的“生命圣神论”与“生命质量论”的学术争论也将无休无止。

国际上,少数西方国家有实施安乐死的实践,条件及其苛刻。中国民间也有赞成的说法,但立法的前景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