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现代课程成绩较为崇尚的课程评价方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一评价模式首先由“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 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阶段或步骤:
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由背景评价(conten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
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
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首先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第二,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第三,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第四,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 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
CSE评价模式
CSE 即美国加利福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 Evaluation)的简称。该模式包括下面四个步骤:
第一,需要评定。所谓需要评定就是调查人们有何种需要,核心问题是确定教育的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