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哭完我一年的泪,它的神结局功不可没

如题所述

文 | 伯樵

影评人,策展人

《你的名字。》有多么火爆?

豆瓣8.8分,首映单日票房逼近1亿。

很多人都看哭了,更有人表示接受了一次震撼的心灵洗礼。《你的名字。》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使它突破了次元的限制,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全民爆款电影?

真的是每一个地方都很神奇,如果从头到尾一处处数,大概要说一天一夜。因此我打算只讲下我认为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即它的高潮和结尾。

这部电影遭遇了一个「电影结尾学」史上最经典的命题:观众眼中「不在一起就没天理」的男女主角,经历了百遭误会、千次羁绊,是应该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过,留下余音袅袅不知所终?还是应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两个结尾可能都会很感人,但是,更正确的选择是哪一个?存在更正确的选择吗?

香港电影有两个经典的重逢范例,张婉婷《秋天的童话》最后钟楚红和周润发海边相遇。

《秋天的童话》

以及陈可辛让张曼玉和黎明在美国的橱窗旁不期而遇。

《甜蜜蜜》

他们重逢了,但什么也没有发生,这就是我们对有情人没有成眷属的最后祝福。

但,这绝不是新海诚处理结尾的风格。

《秒速五厘米》(2007)

和前作相比的话,《你的名字。》的结尾是不折不扣的happy ending。

豆瓣上有网友提出,如果最后的结尾让两人在桥上错过的话,岂不更好?这立马遭到了众多铁粉的驳斥!

《你的名字。》当然可以在天桥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感慨,从结构上说这也非常之完整,而且不完美的结局可以给观众留下更多的念想,观众势必在惋惜的同时,也会假想一下「两人如果在一起的话该多好啊」——如此,观众虽然只看了一个结尾,但在心中却能产生两种,甚至多种可能性,也就更有利于爆发社交媒体圈的讨论传播。

反过来,如果结尾是happy ending的话,那么观众心满意足地离开影院时,只会带走唯一的结尾。

可是《你的名字。》偏偏给了观众一个完美的结局:电车、蓝天、繁华大都会中的静谧的小街道,然后,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很怀疑新海诚本人是矛盾的,所以他在电影最后十分钟安排了这个颇为暧昧的嵌套双结尾。按照他一贯的日式伤感小清新逻辑,抱憾终身才是人间正道啊!

但是对这部电影来说,目前的结尾却是最完美的处理办法,新海诚放弃了投机的模棱两可,作出的是最适合影片本身的选择。原因有二:

其一,很简单,电影主体故事太过精彩,让绝大部分观众产生了对男女主人公强烈的认同;同时,除了在环形山上黄昏之时的那次相遇,男女主人公一直没有真正的共处过——唯一的一次相见还可以理解成「阴阳两相隔,人鬼情未了」。

也就是说,观众经历了长达100分钟的漫长等待之后,看到一直无法触摸彼此、但却心意相通的两人在台阶上相会,心中横亘了很久的遗憾终于被破除。相比那些男女主人公在一起腻歪了90分钟,然后终成眷属的大团圆,《你的名字。》的happy ending甜而不腻,两人历经千难万险的再次相遇(仅仅是全片中的第二次面对面)弥足珍贵,决不廉价。

其二,就是这次重逢拍得实在太好了。新海诚过去作品钟爱的「擦肩而过」,虽然在画面上精美绝伦,但其实在剧作上这种不加设计的处理,其实还是另一种层面的简单粗暴。

而这次《你的名字。》中的重逢,不仅调动了地铁电车这一前面伏线千里的场景提示,让两位主人公的偶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同时这段重逢与RADWIMPS为本片制作的主题歌从情绪到歌词上丝丝入扣。

当歌里唱到「もう少しだけでいい あと少しだけでいい」(过一会儿就好,再一会儿就好)时,三叶和泷都只能各怀心事、闷闷不乐地开始一天的生活。

而当两人隔着地铁玻璃相见彼此时,歌曲骤然进入情绪激昂的高音区,歌词也一改之前的简单反复,转而唱道「我们是时间的旅行者,哭着攀登时间的阶梯,我不想再在时间的捉迷藏里与你走散」——每一句歌词都回应了之前的剧情,但同时也音画对位般地复述着当下的画面。

而在两人最后台阶相见时,音乐又降低了声音,同时此处以无需歌词来喧宾夺主,两位主人公的简单但却不乏隽永的对答「点题」(你的名字?)之后,又一声悠扬的歌声响起,歌曲解决性地完结,镜头上摇,留下碧空白云,回味悠长。

短短数分钟的结尾,虽然剧作上设计非常简单,但是无论是歌曲创作、歌词创作、配乐与剧情的相辅相成、两人重逢时的小波折(又是一次互相探寻)、最后一句台词的点题(同时出现片名),以及美不胜收的东京天空,不仅没有损失电影珍贵的余味,同时一系列精巧的视听设计还将观众的情绪一波三折地推向最终的高点——心满意足,却仍能回味良久。

《你的名字。》的结尾规避了大团圆的烂俗,却也没有给观众留下遗憾。新海诚为人所诟病的「故事障」不复存在之后,他的电影不再空有美如壁纸的画面和细腻纤微的情感。

相反,他的人物更加饱满,情节更有滋味,整体的视听语言也越来越浑然一体。在电影收官处把看似平淡的相见场面,拍得犹如掀起了层层涟漪。

有这最后结尾处皆大欢喜、感人至深,却不落窠臼的致命一击,入行十五年的新海诚才能轰出这记价值200亿日元的本垒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