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历史

夏商周的历史有什麽啊..赶快赶快....
要紧急资料啊

夏朝
涂山之会
少康中兴
太康失国
钓台之享
鸣条之战
商朝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武丁中兴
牧野之战
周朝
武王伐纣
启以商政
管蔡作乱
荣公专利
卫巫监谤
国人暴动
周召共和
宣王中兴
平王东迁
夏商周都城
在夏商周三代长达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中,这三个王朝的都城屡次迁徒。这些都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它们是:
夏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为禹所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启迁于此。)、斟寻(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太康、仲康、羿、桀等先后居于此,历时百年有余)、帝丘(今河南濮阳附近,相居于此)、原(今河南济源,杼即位时居于此。)老丘(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北,杼自原迁居于此,历时225年。)、西河(今河南安阳市东南,廑即位后居此。)
商都西亳(汤灭夏后居于此,今河南偃师县西)、亳(太甲迁此,今郑州市。)、嚣(或曰敖,仲丁自亳迁于此,今河南郑州市西北黄河南岸。)、相(河亶甲自嚣迁于此,今河南安阳洹水北。)、耿(祖乙自相迁于此,今山西河津县南。)、庇(祖乙自耿迁于此,今山东鱼台县附近。)、奄(南庚自庇迁于此,今山东曲阜)、殷(盘庚自奄迁于此,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历时273年。)
周都镐(西周周武王、历王、宣王等都于此,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东岸。)、洛邑(西周周成王、周昭王、周穆王等都于此,东周自周平王以后居住该城)、犬丘(周懿王居于此,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仅在洛阳地区,又有王城与成周两都。
另外,禹建都之地还有安邑、平阳、晋阳等地。启还在黄台居住过;相还在斟灌居住过。祖乙还都于邢等.
鸣条之战
夏朝 末期(约公元 前1600年 ),在 商 灭 夏 的战争中, 商汤 率领 商部落 士兵与夏军在 鸣条 (今 山西 安邑 )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 夏王朝 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 商朝 ;
- 由于夏 桀王 无道,矛盾重重,当时民众愤慨地诅堒他“时日曷丧,予偕女皆亡”,四方砄 诸侯 也纷纷背叛而去,夏的属国商渐渐演堘为与之抗衡的对手。 汤他在贤臣 伊尹 、 仲元 的力辅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首先派遣伊尹数校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堵;二是采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之决砖,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 葛 ,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继蠌集中兵力逐步灭 韦 、 顾 ,并攻灭夏桀最后一个堡垒即实力较堺的 昆吾 ,打通了最后灭桀的道路;三是把握栶机,当汤停止向桀纳贡时,桀即刻调 九夷 之师,准备伐商,汤则视情马上“谢砪请服,复入职贡”以稳住桀,积蓄力颃等待时机;不久传来桀诛杀重臣、众堛亲离的消息;汤乃再行停止向夏桀的蠡奉;此时桀的指挥完全失灵,九夷之堈不起, 有緍氏 公开反抗;此时伐桀时机成熟而果断䠋令起兵。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兴堵伐夏,战前他隆重举行誓师,《 尚书 •序》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池誓”即为商汤向士兵们发表的征伐夏桠的誓师辞。誓师后汤简选良车70乘,“ ??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军队,釠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够都,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汤军阠在鸣条展开战略决战;决战中汤军奋勠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桠败退归依于属国 三朡 ;随之汤乘胜攻灭了三朡,桀率少数栋部逃往 南巢 后不久病死在此地,汤回师 西亳 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 ??主地位,从此夏朝宣告灭亡。

牧野之战 亡国君主---纣王
中国 商朝后期, 周武王 见 商朝 的政治腐败,内部混乱,便联合周围堄部的军队进攻商朝。周军渡过黄河,破捣商都 殷 (今 河南 省 安阳 西北),到了离 殷 不远的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堺),双方展开了大战,史称“牧野之栘”,发生于公元 前1046年 。由于 商纣 先征西北的 黎 ,后平东南 夷 ,虽取得胜利,但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砛盾,同时在牧野之战中商的军队主要栯临时武装起来的 奴隶 ,都不愿为商纣打仗,当周军向商结堛队猛烈进攻时,商军阵前倒戈。纣王砷兵黩武,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

西周的灭亡
周幽王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幽王即位后,交相发生的旱灾和地震使周朝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昏庸的周幽王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终日沉醉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他十分宠爱美妃褒姒,在其生下儿子伯服以后更加宠爱。他废了原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幽王和褒姒不仅竟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而且还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幽王为了穷奢极欲,提拔擅长逢迎拍马、钻营私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加重剥削,激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十分恼怒,他联合缯(Zeng)国,勾结了犬戎族对幽王大兴问罪之师,共同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幽王虽然烽火报警,但各国诸侯害怕再次被戏弄,都没有发兵前来勤王。镐京被攻下,幽王带褒姒逃到骊山山麓被戎人杀死,褒姒被掳。从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杀,统治了约二百五十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夏商周的亡国君
夏 履葵桀
商 帝辛纣
西周 幽王 东周 赧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0
《山海经·海内经》说,鲧是黄帝的孙子。他偷来黄帝的“息壤”,采用“堵”的办法去治理洪水。黄帝大怒,命祝融杀了鲧。鲧死了三年不腐,肚子里孕育了大禹后,才化为黄熊。
屈原的《天问》里,对鲧和大禹的事迹都有记录。
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帝尧时代,洪水泛滥,大禹受尧的命令,继承父亲鲧的职位治理洪水。除了北方的河流外,他还移师南方,先后治理了汉水、长江和淮河。
禹长期在外治水,年过30而未婚娶。上天让九尾狐现身,提醒他该婚娶了。于是大禹娶了涂山氏为妻。婚后,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与涂山氏约定,让涂山氏听见鼓响就为他送饭。禹因为长年治水,行走有些不便。一天,“跳石”击中了鼓面。涂山氏依约送饭,看见大禹变成了一头大熊。她一气之下,离开了禹,到嵩高山下变成了一个石头人。大禹追寻过来说,把我的儿子归还给我。石头人的北面裂开,生出了启——后来成为夏朝的开国君主。
据袁珂先生概括,大禹有五大政绩:一曰会群神于会稽山,杀后至之防风氏;二曰逐共工并杀其臣相柳;三曰得羲皇(伏羲)、瑶姬之助以治水;四曰降伏水怪无支祈;五曰化熊通轘辕山。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曾得到一条黄龙的帮助——当是应龙帮助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的衍变。大禹治水成功后,大会诸侯于会稽时,曾有海神来朝拜他。
从民间传说来看,大禹治水的足迹曾印在了长江流域的山山水水。民间传说,大禹治理了四川青城的水患后,又开了夔门。在治理三峡时又得到神女的帮助。大禹不但治了水患,还为百姓扫平了交通障碍。洪水退后,玄龟搬来的土就堆成了桐柏山和大别山,阻碍了豫州与荆州之间的交通。是大禹挥起开山斧,砍出了三个口子,这就是后来的鄂北三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
在长江下游,秦始皇赶山的传说融入了大禹治水的传说。说的是一位仙人给民工一人送了一根丝线,众人挑起担子一个个快步如飞。大禹把众人的丝线收了拢来编成鞭子,鞭子一挥,就开出了河道一大截。大禹在治理长江下游时,不但身体力行,还折下柳枝作弓箭,射穿圌山泄洪水。
就对人类的贡献而言,炎帝神农饱了人们的肚腹,使人们无饥馑之虞。而大禹治理洪水则解除了人们的性命之忧。所以,人们以众多传说的广为传播来表示人们对大禹王的感激、纪念之情。
《楚辞·离骚》记录了“少康中兴”的传说。寒浞氏派浇杀了少康的父亲夏后相,少康逃到了有虞氏部落,有虞氏把二姚嫁给了他。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灭浇复国,成为夏朝的中兴之主。
至于商代的神话传说,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商纣王和妲已外,有地方特色的不多。出土文物所记载的妇好多次南征在民间传说里一点踪影都不见,想必是被时光磨砺殆尽了吧。
有周一代给长江流域所留下的神话传说也不是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则:
屈原《天问》,记录了周祖后稷诞生的事迹,还记录了周昭王南巡汉水,土著以胶船渡王、至中流船解体而溺昭王之事。
《山海经》记录了周王封孟涂于巴、以血衣断案的传说。
民间有周王之子太伯为避王位而奔荆楚入吴为君的传说。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鬼方氏之妹女嬇,嫁给了陆终为妻,怀孕三年,从左胁生出三个儿子,又从右胁生出了三个儿子。他们是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季连。季连是芈姓楚的始祖。抛砖引玉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