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划分句子成分

1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2逢丑父与君易位。
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生庄公及公叔段。
6、却克伤于矢。
7、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8、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主)“南陵”(状),夏后皋之“墓”(宾)也。不虞“君”(主)之“涉”(谓)“吾”(宾)地也。

“逢”(谓)丑父(宾)与“君”(宾)易位(本句主语省略)

岂“不谷”(宾)是为?“先君”(宾)之好是“继”(谓)。

“邻”(主)之“厚”(谓),“君”(主)之“薄”(谓)也

生”的主语承上省略,应该是“姜氏生”。庄公是郑国国君,所以用谥号称述他。公叔段:“段”是名,“叔”是弟弟的意思,“共”是段后来失败流亡的诸侯国名。及:连词,与,和。

却克(主)伤(谓)于矢(宾)

公(主)语(谓)之故,且“告”(谓)之悔

吾(主)见(谓)师(宾)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1(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谓 宾

2(逢)(丑父与君易位)。
谓 宾

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宾 谓 宾 谓

4(邻)之(厚),(君)之(薄)也。
主 宾 主 宾

5(生)(庄公及公叔段)。
谓 宾

6、(却克)(伤于矢)。
主 状

7、(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主 谓 宾 谓 宾

8、(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主 谓 宾 谓 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2
1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2逢丑父与君/易位。
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生/庄公及公叔段。
6、却/克伤于矢。
7、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8、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