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未投魏国 遭流放后自杀,害死魏延的杨仪为何落得这个结局?

害死魏延后,他怎么了?

这主要是因为他气量非常的狭小,属于那种瑕疵必报的人。比如魏延死后,他甚至用脚踹其尸首,可见其气量狭小。这也让很多人反感杨仪。而且在自己得不到重用的时候,也非常不懂得进退,也不懂得审时度势,并且还说出悔不投魏这种事情。所以也导致了最后被遭到流放,并且羞愧自杀。可以说这是自己的性格缺陷导致的悲惨命运。

所以蜀汉后期有很多的内部原因导致了蜀汉的实力逐渐的下滑。这其中有很多的大臣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恩怨。然而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这些恩怨并没有得到一个集中的解决。虽然由于诸葛亮的掌权使得这些矛盾并没有爆发,但是随着诸葛亮去世,这些矛盾点也一一的爆发出来。所以很多的大臣认为自己的权力或者是得不到重用纷纷埋怨君主。

然而这也遭到了君主的厌恶。因为为君者最讨厌手下大臣有不忠之心。虽然这可能只是一句调侃,但是却传到了为君者的耳朵里。所以这也使得杨仪得不到任何的重用,也从此失去了得到重用的机会。虽然后来因为杨仪辅佐有功并没有选择杀死他。只是将他流放,然而由于自尊心的原因使得他羞愧自杀。

所以这只是自己性格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受到重用。虽然可能有非常高的才华,但是任何的为君者都不会选择用一个不忠诚的人。所以这也使得最后落了一个非常悲惨的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诸葛亮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本文倒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神人多疑的一面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刘备攻取长沙,降服黄忠、魏延后,诸葛亮对刘备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此说虽是小说家罗贯中之虚构,但也近乎写实。
诸葛亮对魏延多存疑虑,不予重用,且借机除之,以致最终被杨仪乘机以所谓“叛逆”之罪将魏延杀害。魏延是蜀汉举足轻重的栋梁之才,遭此厄运,实在令人不平和惋惜。历史是公正的,应当用史实为魏延正名,平反昭雪。
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汉,深得刘备依赖和重用的良臣。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领部属随刘备入蜀,想为光复汉室建立一番功绩,因而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夺取汉中,封汉中王,迁治成都,需要一位将军镇守汉中。众将皆以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有心镇守汉中;哪知刘备却破格启用魏延,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为之震惊。
对蜀汉来说,汉中和荆州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又居于门户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备选魏延镇守汉中,足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有一次,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现在委卿以重任,卿如何担当?他慨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之力而来,让我为大王拒之;若曹操有偏将十万之众来袭,让我为大王吞之!的确,他“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三国志·蜀书·杨戏传》)”,不辜所托。

在镇守汉中的6年里,连曹魏一流名将张颌、曹真也不敢正视汉中一眼。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又进拜魏延为镇北将军。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7年),更以延为都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延西入羌中,与魏国名将费瑶、郭淮战于阳溪,获全胜。后主即迁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军事奇才,却受到诸葛亮的质疑和压抑。可以这样说,魏延的军事谋略,关、张、马、黄、赵有所不及。每次出征,魏延都要求自己领兵一万,与诸葛亮分道出击,诸葛亮始终未允许。
更为遗憾的是,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延献“子午奇计”,诸葛亮弃之不用而错失良机。当时,刘备已经去世。

魏国轻视蜀汉,主要对付东吴,关中防御薄弱,镇守关中的竟是魏文帝之婿,“性无武略,而好治生”的庸才夏侯楙。魏延综合分析了当时敌我形势和有利时机后提出:“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可是,诸葛亮以为此计甚险,不如从坦道,先取陇西。
在出军祁山时,“论者皆言”以魏延、吴壹作先锋“为宜”,可诸葛亮“违众拔谡”(《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即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临终嘱亮语,引文同上)的马谡统领诸军与魏国名将张颌交战,自己也不亲临前线指挥,结果遭致街亭大败,使蜀汉失去了唯一的一次大好时机。

魏国轻视蜀汉,主要对付东吴,关中防御薄弱,镇守关中的竟是魏文帝之婿,“性无武略,而好治生”的庸才夏侯楙。魏延综合分析了当时敌我形势和有利时机后提出:“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可是,诸葛亮以为此计甚险,不如从坦道,先取陇西。
在出军祁山时,“论者皆言”以魏延、吴壹作先锋“为宜”,可诸葛亮“违众拔谡”(《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即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临终嘱亮语,引文同上)的马谡统领诸军与魏国名将张颌交战,自己也不亲临前线指挥,结果遭致街亭大败,使蜀汉失去了唯一的一次大好时机。

首次北伐失败,却惊醒“睡狮”,魏明帝立即把无能的夏侯楙调走,改派曹真镇守关陇,后又由诸葛亮之劲敌司马懿统领抵蜀。从此,蜀汉攻取关陇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了,要说魏延“子午奇计”之险,与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之险,不知差多少倍。
魏延久守汉中,也许对子午谷路线及军情早已侦察而成竹在胸。邓艾却是逼上绝路,“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夺江油,克绵州,袭成都。正是邓艾这步险棋,使蜀汉亡于一旦。
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由于始终采取“十全必克而无虞”(《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的稳打战法,一味追求兵法常规的所谓循序渐进,不仅“未能进咫尺之地”,反而使魏将对其策略了如指掌。

次北伐失败后,曹真预料诸葛亮“后山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第二年春第二次北伐,果然如此。郝昭只率千余人就挡住蜀军数万,且被郝昭所破。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斜谷,屯兵渭水南原,司马懿对众将说:“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资治通鉴》卷七十二)亮果屯五丈原,懿乃使郭淮退之。
无数事实证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他若当年用魏延“子午奇计”,很有可能制险而胜,三国历史也可能要改写——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诸葛亮密谋玄计,杨仪乘机陷害魏延,终于酿成蜀汉史上第一大冤案,也是第一大悲剧。

众所周知,杨仪与魏延各持其能,一直不和。诸葛亮经常调和,以求平衡。最后也想借杨魏矛盾除掉魏延。这就注定,魏延将成为“阳谋”斗不过“阴谋”的牺牲品。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诸葛亮病危时,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安排他去世后的退军调度方案。这样重要的会议,只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神、护军姜维参加,把官阶、爵位高的魏延排斥在外。
诸葛亮决定,由魏延殿后阻击追敌,姜维作为副将,杨仪担任退军指挥;如魏延不服从,军队仍按计行事。这就为杨仪阴谋陷害魏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密不发丧,派费祎去揣度魏延的意向,并抓住魏延个性矜高的致命弱点,用欺诈和激将手段,引蛇出洞,惹得魏延勃然大怒,抢在杨仪撤兵之前,率领所部径南归。杨仪便派马岱以叛逆罪追杀之,并诛延三族。这不是诸葛亮借杨仪之手取魏延之头吗?魏延还是想抢先奏报朝廷,指控杨仪反叛,希望舆论支持自己代丞相之位,根本没有叛逆之心。如果反叛,何不北向投魏?倒是杨仪,后因未得到丞相之位(诸葛亮早已察觉杨仪心胸狭窄,不能为相)后悔没有率兵投魏,并上书诽谤朝廷,终被流放,最后自杀。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被刘禅尊为相父的十几年中,运用手中掌握的大权,采取一系列隐秘晦暗的手段,对魏延多次建议和行动,进行掣肘与压制,直至借机处之,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怀疑之心作祟,怕今后后主刘禅驾驭不了魏延而出乱子,同时也为自己指定的“成承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作者评语)的接班人蒋琬、费祎扫清障碍。







最后还要多说几句。后主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知人善任,颇有其父遗风。魏延若不蒙冤,后主定会像先帝那样予以重用和依赖,魏延也会尽其才力,报先帝知遇之恩。请听魏延得到殿后命令后的豪言: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意即宣誓:继续北伐,坚决完成复汉大业!

本文转载自百度贴吧历史吧楼主【singlewings】

第2个回答  2019-10-16
本来就是这么安排的,《襄阳记》和《汉晋春秋》都曾记录了东吴皇帝孙权向费祎评价蜀汉魏延杨仪二人的品质。这事本事就不合理,别国的君主去非议他国的部下,哪怕是同盟国也是干涉他国内务,还当众对使者发表这样的言论和看法,谁不认为是别国君主的挑拨离间呢?但是费祎却深以为然的对此进行解释,为诸葛亮的用人辩护。回国后知道此事的诸葛亮以为他说的对,还给费祎升了官。仔细分析下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说明自孔明到费祎,都认为孙权说的没错,费祎回答的也得体?这事还不清楚么?费祎后来在军中,诸葛亮还特别给他布置了个人任务,既在魏延和杨仪之间做和事老,表面上是和稀泥,实际是逗引蟋蟀棒的角色。因为诸葛亮知道,在对待魏延和杨仪二人的问题,他能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什么意思就是要这二人互斗。本来以魏延在蜀汉军界的资历和地位,作为硕果仅存的元老,他的矜持孤高是底气,其他人也是理解并不和他计较的,唯独二人不服魏延,一个是杨仪,另一个则是刘琰,但是刘琰不比杨仪,他和魏延一样也是老资格,官位也和魏延平级,他有怼魏延的资格,而杨仪却屁也不是,要资历没有,官位也不及魏刘二个。这同样的二件人事不和的问题,诸葛亮处理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刘琰毫不留情打发回成都赋闲,杨仪留下继续和魏延掐,还安排了费祎从中和稀泥,随便带在魏延拔刀威胁时,保护杨仪的人身安全。诸葛亮真的离不开杨仪么?还是杨仪的能力真的很强?《三国志杨仪传》又有一件事,刘备时期杨仪作为刘巴的副手一起共事,可是这货一样是那个鸟样,怼他上司刘巴,刘备二话没啥,让杨仪滚回成都赋闲去了,刘备当成接受杨仪这个从曹魏叛逃过来的二五仔,就是看他能力还行,但是经过刘巴的事发现杨仪的性格实在是有问题,所以宁可留下刘巴做事,叫杨仪下岗待业。可见杨仪的才能并不值得他所造成的问题,诸葛亮身边留下杨仪而打发刘琰回去,真实目的真的不好说。接着是魏延和杨仪二人的事件中,都同时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又是那个费祎,每次都有费祎的事,去试探魏延的是谁,费祎。忽悠了魏延跑回去密告了杨仪的是费祎,杨仪不服蒋琬成了接班人,抱怨当时何不举军从魏氏的那些话,又是费祎密告后主的,费祎这人前后打了二次小报告,用心何在?也难怪他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了,这一套组合连击,恐怕都是替诸葛亮善后的步骤,通过长期的接触,魏延和杨仪的脾气和行动思路,费祎早就摸准了,因此他们下场也是中费祎,或者诸葛亮的一手安排下的必然结果,毕竟这事的结果东吴的孙权都看的出来。
第3个回答  2019-10-03
杨仪其人,心胸太过狭隘。作为一名文官,魏延死后还要脚踹尸首,可见其气量。
魏延生前,经常欺负杨仪,也算得上蜀汉高官了,被欺负的哭哭啼啼,可见其心性。
魏延死后,以功臣自居,未得重用而说出悔不投魏这种话,可见其品性。
一个人,有点才识,但为人狭隘,不够坚强,口不择言又无家国情怀,落得这个结局不意外。
第4个回答  2019-10-01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杰出的人物灿如星河,数不胜数。不过到了三国后期,人才逐渐凋落。其中在蜀汉集团中有个人物叫杨仪,在三国时代此人不算是一流人物,却适时脱颖而出,成了蜀汉集团的柱石诸葛亮手下的红人,甚至在诸葛亮死后他也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但这位蜀汉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却被闲置冷落,最终落得自杀身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仪原本是荆州刺史傅群的秘书(主簿),后投靠关羽,又经关羽引见,见到了刘备。《三国志》载:“先主与语论军围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不得不说杨仪被刘备和诸葛亮赏识的确是有才干。他跟随诸葛亮参加了历次北伐,担任丞相长史加绥军将军。丞相长史的职务相当于诸葛亮的秘书长,协助诸葛亮处理日常军务。而杨仪把这个工作做得很出色。《三国志》中说:“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当时诸葛亮对杨仪十分信任,把军队的日常杂务以及规划调度等具体工作都交与杨仪,而杨仪处理这些事务来也是胡萝卜就酒——嘎蹦多脆,因此深得诸葛亮的器重,每天伴随诸葛亮左右,成了诸葛亮的大红人。要知道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眼里都不揉沙子,都阅人无数。杨仪能得到他们的赏识器重,说明这个人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