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不想相信气候变暖存在

如题所述

气候变暖?你到底相信谁?
作者: 郑若麟
这几天被欧洲的寒冷冻在了家里,连我的汽车电池都在寒冷下跑光了电而趴了窝。这里那里的新闻都在说,这场北半球大雪,是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大雪。人人都在问:气候变暖变到哪里去了?
似乎是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一个巨大讽刺:欧美大陆和亚洲几天来几乎都出现了半个世纪甚至六十年以来罕见的寒冷天气,英国一些地区甚至发出了极端寒冷气候的警报,即告诫居民长时间呆在室外有可能被冻死!气候到底是在变暖,还是如法国科学家阿莱格所称,其实“近十年来全球气温一直在下降?”从北京到巴黎,到处在下雪、下雪、下雪……我常驻巴黎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距巴黎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度!法国南部罕见雪迹的普罗旺斯都变成了白皑皑一片!实在令人无法接受地球在变暖是一个“科学事实”。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有人说,这次北半球半个世纪来最大的大雪就是地球变暖的后果?这真是把人都当傻瓜了!如果气候变暖的后果是下大雪的话,那又有何关系呢?事实上,就是气候变暖派也不得不承认,近十年来全球气温一直在下降。有人说,夏天气候上升也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地区性的变暖是有的,但像今天这种整个北半球都在降温,都在下雪,毕竟是少有的!法国电视五台的专题节目C dans l’air今天做了一台节目:“对地球变暖的寒冷一击”!当我听到还有人——甚至是专家——在说气候在“变暖”时,令人对今天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产生严重怀疑:也许下雪真的是气温上升,是被雪冻坏的人都疯了!节目中采访一位北京人,问他对“气候在变暖”的看法,他回答:下雪好啊,瑞雪兆丰年呀!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仅数日,就已经开始产生“哥本哈根效应”:只要是地球人,可谓言必论“气候变化”!然而问题是,无论是在法国、西方或世界其他国家,随着哥本哈根峰会为全球打开一个“气候舞台”,激烈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日益认识到,事实上公众对真正在发生的事不但不了解,而且根本就很有可能在一系列以讹传讹的方式广泛传播所谓“新闻”中,不断地在误解、误传、误会中来形成对“气候变暖”、特别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的概念。最近法国各大媒体出现了相当部分的“反弹”。网络更是非常活跃。在主流媒体和网络之间造成这么大差异的话题并不多,气候是其中之一。事实上,矛盾甚至相反的信息不断地在传递给公众,导致公众不得不问:你到底相信谁?
法国新闻周刊《快报》在峰会召开前夕公布了尼尔森研究所和牛津大学对57个国家的27000名网民所做的全球民意调查,称全球仅37%的人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忧,比两年前同一调查低了整整四个百分点。特别是美国,从34%降到了25%。只中国相反,从30%上升到36%。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法国《费加罗报》公布的由英国BBC广播公司和Globescan民意测验所对23个国家24071人所做的调查结果却恰恰相反:64%的人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忧(比1998年的44%提高了20个百分点),但在中国这一现象却在“退步”:2007年59%的人关心气候变化,今天则为57%……面对如此矛盾的数据,你到底相信谁?
不仅仅是数据,就是在“气候到底是否在变暖”和“气候变化到底是否缘于人类工业活动”这两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气候变暖理论之所以被全球媒体广泛引用,是因为它源于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联合国“跨政府气候研究专家小组”(GIE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创建于1988年的这个小组先后于1990、1995、2001和2007年发表了四份报告。这些报告均有三部分:气候分析、气候变化的后果和政治对策。除了厚达数千页的报告外,还有一份37页的“综述”,专门提供给政治家做决策参考。变暖派称由于这一机构是由2500名各国气候专家组成的,因此他们的报告和结论是具有权威性的。然而这一小组成员的法国巴斯特研究所教授保尔·雷特却反对这一说法:“只要研究一下这份名单上一些人的身份即可知道,其中很多人根本不是科学家。”另一位该小组成员、美国马萨诸塞州技术研究所教授理查德·林德增也说,“其中很多人是行政和辅助人员”。而且“很多人并没有被咨询他们的意见。事实上很多专家并不同意该小组有关气候变暖的结论”。雷特教授也披露:“我认识很多真正的专家,因为不同意该小组的结果而辞职。但他们的名字却一直在这份2500名专家的名单上。”参与该小组报告撰写的教授约翰·克利斯蒂说,“媒体常常说地球变暖是一个共识,但我作为气候专家,我就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观点”。你到底相信谁?
气候变暖说认为,近两百年来气候一直在持续上升,上个世纪百年上升达0.76度。如是不加以遏制的话,将会对地球未来一个世纪造成气候上升至少2度。后果是海洋上涨、冰川融化……等灾难性结果。反对气候变暖论的专家提出,地球气候实际上一直在变化,与人类活动并没有什么联系。之所以会出现近两百年来气候正在变暖的说法,那是因为在此之前地球从十五至十八世纪经历了一段被气候和地理学家称为“小冰川期”的时期。而在此之前约1100年至1500年地球气候比今天要热得多,史称“中世纪最佳时期”。气候变暖派将今天气候变暖描述成“末日灾难”,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地理学名誉教授菲利浦·斯托特则认为,实际上中世纪气候最高的时候,正是欧洲走向富裕时期。而再往前追溯三千年,当时气候也比今天高。你到底相信谁?
气候变暖派认为,人类工业活动造成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导致了地球气候变暖。弗吉尼亚州州立大学环境科学教授帕特里克·迈克却认为,过去150年工业活动还仅局限于少数欧洲国家时,是气候上升最明显的,达0.5度。气候最高是1940年。而到了二战全球工业化发展最迅猛,即西方“光荣三十年”时期,气候却一直在持续下降,只是到1975后才重新回升。而与此同期(1940至7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却在上升。而且反气候变暖派还认为,CO2在大气组成中仅占各种成份的0.054%,本来就微不足道,人类的影响就更小了;造成温室效应的95%的CO2是由于海洋水汽蒸发造成的,而非人类工业活动。仅仅地球火山爆发所投放的CO2,就超过人类所有工业活动外加汽车、飞机等全部投放的CO2总和;甚至动物排放的CO2也超过68亿人口自身所排放的CO2……所以气候变暖与人类没有关系。你到底相信谁?
气候变暖派最强有力的证据,是从北极冰层钻孔取冰,研究几个世纪以来CO2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大名鼎鼎的环保影片中所描述的两条曲线:CO2与气候变化有关,CO2排放越多,气温相应越高。然而反气候变暖派却提出,CO2确实与气候变化、上升有关,但分析两者曲线可以发现,气温升高在先,CO2升高却在后;在气候升高800年后,CO2才随之升高,而非相反!你到底相信谁?
类似的争议还有很多。如果说,上述争议主要集中在科学领域的话,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同样存在着分歧严重的不同说法。气候变暖派指责对方,认为反对气候变暖,是对人类未来不负责任,是对地球——我们的家园犯罪。他们要求政治家采取行动,不但要约束各国排放CO2的量,而且要建立严格的检查机制,对不遵守未来哥本哈根通过的协议的国家要有制裁手段。反气候变暖派则认为,这是在变相地限制发展中国家获得工业进步,是通过一个人类既不了解亦不可能对其有所影响(指气候)的领域进行变相“敛财”:利用征收碳税来一箭双雕,既限制了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又从中征收巨额财富。反气候变暖派认为,人类更应该投入大量金钱的,是反沙漠化、反空气污染(包括灰尘、有害气体……但不包括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对人类有益的气体,并非污染)、反滥伐森林、研究再生能源等等有益也有可能成功、而且对人类现实利益非常明显的科研和实践,而非对CO2征税……你到底相信谁?
大众传媒不是专家。只有气候问题专家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气候科学是一门新学科,其生命力和不确定性均非常鲜明。而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超国家形式,以政治性强制手段,来涉足一个科学上定义尚有争议的课题,是否一种民主和科学的方式,这是每个人都应提出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