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好像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就如同是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

出处:《礼记·中庸》

选段: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

实行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就如同是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诗经》上说:‘夫妻情投意合,协调有如琴瑟,兄弟和睦相处,快乐安顺长久。家庭美满,妻儿愉快。”孔子说:“这样父母是多舒畅啊!”

扩展资料:

《中庸》这段话表现了其对于“身体观”的认识。一方面,“体”超越了具体的“形”,使身体获得了价值意义上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心”坚持了“一心”之则,通过对“身心同一”的建构,使身体观得以在具体的生存论视域中展开其丰富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中庸》的“身体观”提出了确立主体的“己身”、涵养德性的“修身”与实现天命的“诚身”三层概念。最后,由“己身”“修身”进至“诚身”,《中庸》的“身体观”确立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天命的绝对性之间的张力,通过“保身”与“修身”实现了人的德性生命对个体生命局限性的超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3

就好像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就如同是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

该句出处战国时期《礼记·中庸》。

所在段落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

实行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就如同是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诗经》上说:‘夫妻情投意合,协调有如琴瑟,兄弟和睦相处,快乐安顺长久。家庭美满,妻儿愉快。”孔子说:“这样父母是多舒畅啊!”

文学鉴赏: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在此章的最后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内容,便是围绕“诚”来展开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12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翻译】君子之道,就好比走极远的路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迩”,也就是知道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君子之道,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也就是知道与“高”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卑”(不高)而已。
第3个回答  2007-02-09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俗译】

君子之道,就好比走极远的路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迩”,也就是知道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君子之道,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也就是知道与“高”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卑”(不高)而已。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站在高处看天下 才觉得自己原来那么渺小
经历的事情多了 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近
对人生要有敬畏和谦虚之心 这样方能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