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合同管理

如题所述

目前由于合同管理本身涉及程序多、企业类型庞大等原因,在实际执行中会面临以下问题:信息不顺畅、整理效率低、流程执行慢、管理工作大、法律风险高、事后查询难。

OA系统针对企业合同管理的困境直击要害,建立统一的合同管理平台,从合同模板,合同智能审批,融入电子签名的电子化签署,合同台账及后续的合同履行,实现从签订前、签订中,签订后的全程电子化合同管理。

并通过贯通业务财务数据,实现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收付款要素的控制,提供对于合同拟制和合同履行全过程风险预警,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合同管理。

为了让更多组织实现真正“无纸化”办公,OA系统为组织提供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合同内容起草、审批、存管到盖章流转都在一个OA平台执行。

(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1、合同签订全程电子化

OA系统为组织提供了安全、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签署服务,打通内部用印与外部签署,支持多种签署方式,让合同实现电子化签署过程。

2、合同履约有保证,确保真实可靠

OA合同管理平台提供了风险规则自定义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合同审批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风险点,并实时预警与提醒。

3、合同信息电子化,管理查询更方便

OA系统的电子表单就是企业的电子档案库,签过的每项合同系统都会根据所属机构、业务类型、签署时间一一分类,每项合同都有自己的专属编号。

不仅检索方便,每项合同内容还能智能关联业务流程,业务变则流程变,合同信息同步、精准,合同状态一目了然,方便对合同后续的履约管理,包括发票管理、收付款、变更管理等。

4、移动端随时随地操作合同

在移动端可实现从合同的审批、用印到合同履约的全过程移动化。一条合同从起草、审核到盖章用手机几分钟就能完成,提高了合同的响应效率。

OA系统全程电子化合同管理价值

合同全生命周期电子化管理,查找方便,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效率和能力;

数字化的分析与风险预警能力,提升了合同风险的防范能力,并且能提供数据支撑;

电子签约的形式,帮助企业规避物理印章使用风险,提高企业全程电子化的管理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7

会博通从1988年开发出文档一体化软件产品以来,就是我国最早的知识与内容管理软件开发与供应商。历经30年,会博通一直潜心研发综合知识管理系统,打造组织知识生态链,已经成为经国家认证双软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在会博通已经在知识管理、文档管理、档案管理、证照管理、办公自动化、人事档案管理,合同管理等领域走在世界领先水平。会博通合同管理系统提供合同的形成、存储、共享、归档、创新、再利用等过程不断发酵改善的企业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打造知识型企业,创建强大的企业知识生态链赋能。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达成一致的协议。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通过签订合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不可避免的行为,因此,合同管理对企业的成败非常重要,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合同纠纷是企业在经营过程存在法律风险的重要表现,法律风险是指企业所承担的发生潜在经济损失或其它损害的风险,防止出现合同纠纷,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就要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

  一、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应由企业的专门机构来执行,即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既然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订立合同的行为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见,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合同应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企业法律顾问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一方面,企业法律顾问注意学习法律,同时关注市场法律环境的变化,研究法律适用对本企业产生的影响,在学习中培养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认真总结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手段的经验和不依法办事造成损失的教训,学习其他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好的做法,具有适用法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设立专门的法律机构来管理合同是企业合同管理的基本条件。

  二、企业的合同管理模式

  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同,企业选择合同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大中型以上的企业,合同管理的模式应采取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因为其部门分工不同,业务不同。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操作上,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主要有供应、销售、研发、投资等)和所属各单位(主要有分公司、驻外机构等)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由他们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向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备案,并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法律顾问部门随时检查和监督。这样,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对合同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同时,应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建立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识。

  三、合同管理制度的内容

  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制度,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保存,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档案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情况登记,合同纠纷处理机制,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办法,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合同管理奖惩与绩效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各项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四、合同管理的具体方法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是一种法律关系,所以企业的合同管理也应当是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1)签约时合同结算方式在目前国内经济活动中诚信存在缺陷时,企业可在充分利用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维护自身权益的前提下,在一定条件下可在结算方式中尝试使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信用危机。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常用工具,在我国以往仅见于涉外合同中,是一种由银行根据买方的请求和指示向卖方开出的一定金额的,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由于一方的开户银行对该方的现金流和资信状况更为清楚,该方能从其开户银行开出信用证,说明其对合同中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障碍,合同能够得到更加顺利履行。信用证主要适用于对方突然大量订货或对对方信用状况存在疑虑的其他情况。(2)签约后合同风险管理①保理保理是针对企业应收帐款提供的一项金融服务,是由专门的保理商将企业之间应收帐单买下,然后代为收款和提供融资。企业不但可通过保理将其应收帐款的收款风险转移给保理商,依靠保理商的专业技能对客户信用进行分析和管理,确保将主要资源集中于研发、制造和销售等核心环节,而且可合理运用保理融资功能,保持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我国目前交通银行等已把这一国际惯例引入国内,推出国内保理业务。保理主要适用于资金融通困难的企业如中小企业和缺乏信用管理技能的大型企业。②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是一种责任保证保险,是以信用交易中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向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目前信用保险仅包括进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买卖之间的信用保险尚未开展。(3)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应对合同纠纷的发生目前合同法赋予当事人在对方有违约或其他侵犯当事人权益的行为时可行使抗辩权,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进行合同保全。①行使抗辩权抗辩权是指在发现对方有违约或预期违约的行为时,合同一方拥有不履行或中止履行相应义务的权利。目的是在对方违约时当事人可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发生和扩大,以维护守约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当事人在合同中的角色不同,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如卖方在同时履行的日期根本无法供货,则买方在同时履行的日期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有权不支付货款。乘客未购票,航空公司可行使后履行抗辩权,有权拒绝其登机。卖方如得知买方正濒临破产,可要求买方提供担保并在买方不提供担保时行使不安抗辩权,不履行与买方签订的供货合同。②及时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过失致合同不能成立时,有过失的一方应就他方当事人因合同成立遭受的损失承担的民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包括违背诚信原则的缔约过失责任和泄露商业秘密的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不同于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如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则是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一种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③合同保全合同保全也称合同的对外效力,是指为确保债权人无特别担保的一般债权得以清偿,防止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时代债务人行使权利或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不当决定的一种制度。目的是保持债务人的偿债能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合同的保全还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