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的额定孔径范围是多少?

如题所述

‍‍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微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三类。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则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反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制膜技术,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孔的控制因素较多,如根据制膜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0
‍‍

超滤膜的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在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超滤膜进行了中草药的浓缩提纯和净水设备的研发使用,尤其是国内研发的PVC合金超滤膜,攻克了普通PVC材料产业化生产优质超滤膜的世界难题,降低了超滤膜的生产成本和运行能耗,提高了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使用寿命,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节能减排推荐产品。超滤膜随着技术的进步,其筛选功能必将得到改进和加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

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的,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工业使用的超滤膜一般为非对称膜。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氧化以及耐光老化等性能。因此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反复清洗,以除去污染物和恢复通量。

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过滤原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

‍‍
第2个回答  2022-11-28

超滤膜的额定孔径范围在0.001-0.02微米的一种微孔过滤膜。超滤膜与一般的膜的区别是在超滤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目前,超滤膜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三代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和创新,是锆-氧化铝膜,耐温达400℃,滤膜厚0.1μm,为多孔凝胶附着在100~1000μm厚的多孔托板上。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材料组成。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更安全,高效,节能。

一般来说,普通水处理用超滤膜多为单皮层结构。超纯水的制备通常使用双皮层结构上,截留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这是因为小分子透过一层皮层,进入膜孔内部,有可能被另一侧皮层截留而留存在膜内形成堵孔,使膜孔孔径变小。

第3个回答  2018-01-20
‍‍

超滤原理: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微孔小于0.01微米,能彻底滤除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微米的微孔过滤膜。超滤膜根据膜材料的不同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膜主要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偏氟乙烯 (PVDF)、聚醚砜 (PES)、聚bing烯 (PP)、聚乙烯(PE)、聚bing稀腈(PAN)、聚氯乙稀(PVC)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