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该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胆囊息肉较小,目前因为没有西药和中成药是专治胆囊息肉的,所以临床上许多医生就认为无药可治,较大的息肉建议直接手术,较小的息肉建议定期观察,不必治疗。首先观察并非是一种治疗方式,不可能在观察的过程中缩小或消失,大的胆囊息肉都是由小息肉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一般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中医认为:引起胆囊息肉的病因有很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肝气犯胃、肝气郁结等等,只要通过正确的病因分析,对症用药,都是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治愈的。 另外平时饮食各方面需要注意一下,象一些胆固醇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如: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另外不要喝酒,避免熬夜、生气、压力过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胆囊息肉患者应多喝德盙的力啖舒茶养胆护肝,清热化湿,抑制息肉恶变。并且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

现在胆囊息肉的发病逐年增高,这与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如: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当然长期慢性胆囊炎也是引起胆囊息肉的很主要的原因。其实得这个病一般不需要太担心,特别是一公分子以下的,因为大部分都是胆固醇性的,只要定期3-6个月检查一次,观察增长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当然超过一公分的建议手术治疗。目前还没有什么药物能有效控制胆囊息肉的发展,只能是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环境来延缓它的发展。这个病还算是常见病,平时多注意饮食控制(术后也要这样控制),一定要清淡,不能暴饮、暴食、禁大鱼、大肉、大油、高脂、高胆固醇、油煎油炸食物、酒类。在作息上的要求不多,注意不要太劳累就行。祝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胆囊息肉是胆囊超声检查中经常提示的一种印象诊断,我们要区别对待,广意上理解可以认为是一种疾病,毕竟健康良好的胆囊应该是内壁相对光滑的,囊内胆汁相对清澈的,无异物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区别对待,原因就是多数情况下超声发现的胆囊息肉是不需要治疗的,所以从治疗角度来说他就不算个病,只有少数超声发现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所以大可不必因为发现胆囊息肉而闹心、上火、焦急!

  是不是就不理它了呢,不是的,我们还是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息肉要重视吧!

  可以轻视的胆囊息肉

  如果超声检查提示息肉大小小于5mm、多个,这样的息肉我们是可以轻视的,因为超声对5mm以上的息肉诊断准确性较好,尤其是对6.5mm以上的息肉是可以判断息肉内部是否有血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五种类型,这些名词没必要弄懂,其中胆固醇性息肉占所有息肉类型发生率的50%以上,胆固醇型息肉其实就是胆囊小结石,不会发生癌变,对于小于5毫米的胆囊息肉实质为胆囊小结石的概率要达到90%以上。再从胆囊壁的高柱状上皮结构来说,泥沙样的小结石容易在皱褶样的胆囊壁上皮垢积,所以超声检查通常表现为多个略强回声,这样看来单发的息肉要比多发的息肉可怕得多!所以多发的,直径小于5mm的胆囊息肉为良性病变的几率在99%以上,

  需要重视的胆囊息肉

  息肉直径在6.5―10mm的、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无论单发还是多发,这样的息肉50%以上也多为胆固醇型息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女性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加之胆囊结石长期对胆囊壁的摩擦,胆囊炎症反复发作,都在增加胆囊壁发生癌变的风险,即便是结石性质的息肉也易发生胆总管结石引发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所以这类的息肉要重视,6个月左右的定期超声复查很重要。

  建议手术的胆囊息肉

  息肉直径在10mm以上的、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症状明显的胆囊息肉,满足上述两条的建议择期手术治疗,大于13mm,近期复查生长迅速,基底部宽大的需限期内手术治疗。

  大于10mm的胆囊息肉近10%已发生癌变,虽然还有近90%的可能是良性的,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大于13mm,近期复查生长迅速,基底部宽大的近90%病理回报确认为胆囊癌!
第2个回答  2020-11-26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案包括:1、非手术治疗:如为胆固醇结晶息肉,可以应用熊去氧胆酸,将胆固醇结晶析出,通过胆酸将其溶解,达到治疗的目的;aaaa2、手术治疗:因为胆囊息肉会癌变,一些情况下,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胆囊息肉>1cm作为手术切除标准。另外,如果患者年龄大于50岁、胆囊的息肉形态不好、合并胆管炎、发现胆囊息肉持续性增长等情况下,也建议早期手术治疗。
第3个回答  2020-11-26
第4个回答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