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如题所述

一、树立远大志向
北宋张载就有宏大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也当志存高远,“少年心事当拿云”。

林则徐有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汪国真有诗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也应有凌绝顶而小天下的壮志。

我们刚阅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不会忘记书中保尔说过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用这名言激励自己奋力前行。

有志不在年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认识提升自我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德尔菲神殿上的一条著名箴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东方哲人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传世名言。东西方都认为认识自己至关重要。而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问哲学家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回答就是:“认识你自己!”

汉语中含有“自”的词汇丰富多彩:我们要自信、自重、自爱、自尊、自立、自强、自主、自谦、自省、自律、自勉,而不要自卑、自轻、自贱、自满、自负、自傲、自矜、自欺、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诩自夸、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鸣得意、自我标榜……

人贵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彖传》)……认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这是人生的大智慧。是否拥有这样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是否丰富、充盈、深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关键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周国平《成为你自己》)为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参与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要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坚持不懈努力
远大的理想,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来实现。“努力请从今日始”,要把握住每一个“今天”,而不要拖延到明天,要知道,“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有的同学也能努力学习,但不能持之以恒,这也难以取得成效。学习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现实中也有人逃避自我,周国平认为原因是懦怯、懒惰。要战胜自己的懦怯,才能战胜外在的困难;要战胜自己的懒惰,才能勤奋努力地学习。

更深层的懒惰是思想的懒惰,要“逼”自己多思考,深入思考,力求融会贯通。例如我们学习韩愈《马说》,文章反映人才被埋没的状况。人才等待被伯乐发现,这是着眼于外因而言的。伯乐相马,发现人才,虽有积极意义,但伯乐就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就没有因个人喜好而有失偏颇的情形?伯乐就没有懈怠的时候?《资治通鉴》有如下故事:

上(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可见,靠伯乐发现、举荐千里马,是有很大弊端的。仍然着眼于外因,伯乐相马就不如赛场选马。

再从内因的角度审视,人才被动等待伯乐发现,不如主动到伯乐面前外现才美。有一个经典的事例:当世界歌王帕瓦罗蒂来到北京音乐学院时,很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让他听听自己子女的歌唱,北京音乐学院来自陕北地区的学生黑海涛知道自己没有面见帕氏的背景,于是就在窗外高歌名曲《今夜无人入睡》,得到帕瓦罗蒂的赏识,他亲自为黑海涛联系出国深造事宜,后来还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让黑海涛如愿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音乐大赛,并获得了名次,后成为奥地利皇家歌剧院的首席歌唱家。黑海涛主动展现才华,引起伯乐注意,这更为积极。

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看,外因固然重要,而内因更为关键。

再说“小处不可随便”。

有人说,习惯和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有绅士风度的男同学,有淑女风范的女同学,无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赢得赞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一、树立远大志向
北宋张载就有宏大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也当志存高远,“少年心事当拿云”。
林则徐有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汪国真有诗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也应有凌绝顶而小天下的壮志。

我们刚阅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不会忘记书中保尔说过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用这名言激励自己奋力前行。

有志不在年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认识提升自我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德尔菲神殿上的一条著名箴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东方哲人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传世名言。东西方都认为认识自己至关重要。而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问哲学家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回答就是:“认识你自己!”

汉语中含有“自”的词汇丰富多彩:我们要自信、自重、自爱、自尊、自立、自强、自主、自谦、自省、自律、自勉,而不要自卑、自轻、自贱、自满、自负、自傲、自矜、自欺、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诩自夸、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鸣得意、自我标榜……

人贵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彖传》)……认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这是人生的大智慧。是否拥有这样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是否丰富、充盈、深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关键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周国平《成为你自己》)为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参与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要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坚持不懈努力
远大的理想,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来实现。“努力请从今日始”,要把握住每一个“今天”,而不要拖延到明天,要知道,“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有的同学也能努力学习,但不能持之以恒,这也难以取得成效。学习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现实中也有人逃避自我,周国平认为原因是懦怯、懒惰。要战胜自己的懦怯,才能战胜外在的困难;要战胜自己的懒惰,才能勤奋努力地学习。

更深层的懒惰是思想的懒惰,要“逼”自己多思考,深入思考,力求融会贯通。例如我们学习韩愈《马说》,文章反映人才被埋没的状况。人才等待被伯乐发现,这是着眼于外因而言的。伯乐相马,发现人才,虽有积极意义,但伯乐就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就没有因个人喜好而有失偏颇的情形?伯乐就没有懈怠的时候?《资治通鉴》有如下故事:

上(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可见,靠伯乐发现、举荐千里马,是有很大弊端的。仍然着眼于外因,伯乐相马就不如赛场选马。

再从内因的角度审视,人才被动等待伯乐发现,不如主动到伯乐面前外现才美。有一个经典的事例:当世界歌王帕瓦罗蒂来到北京音乐学院时,很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让他听听自己子女的歌唱,北京音乐学院来自陕北地区的学生黑海涛知道自己没有面见帕氏的背景,于是就在窗外高歌名曲《今夜无人入睡》,得到帕瓦罗蒂的赏识,他亲自为黑海涛联系出国深造事宜,后来还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让黑海涛如愿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音乐大赛,并获得了名次,后成为奥地利皇家歌剧院的首席歌唱家。黑海涛主动展现才华,引起伯乐注意,这更为积极。

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看,外因固然重要,而内因更为关键。

再说“小处不可随便”。

有人说,习惯和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有绅士风度的男同学,有淑女风范的女同学,无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赢得赞美。

有的同学,在大处着力,做得很好,但在一些小处,还做得不够。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2个回答  2020-10-27
01

做个会微笑的老师

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当你和学生促膝谈心时,微笑是一种气氛;当你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微笑是一种鼓励;当你指出学生错误时,微笑是一种谅解;当你表扬一名学生时,微笑是一种奖励;当你帮助学生困难时,微笑是一种力量……微笑不是脸部肌肉在运动,而是心灵有美在流动。

02

做个会欣赏的老师

老师们往往容易看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而看到这些,如果只是批评和指责,只是否定否定再否定;那么,带给学生的后果,无非就是失败和屈辱。但那些所谓的“缺点”,所谓的“毛病”,有的可能还是潜在的、尚未发展起来的长处、优点和积极因素。做老师要爱学生,可方法不当是爱,羞辱歧视还说是爱,这种贴着标签的爱,这种打了幌子的爱,这种没有尊重的爱,宁可不要!“为了孩子好”、“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等主观或客观因素,绝不能成为教师无视学生尊严、伤害学生感情、侵害学生权益的理由。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真实的教育应当是扬长教育,而不是揭短教育。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03

做个触摸课堂教学本质的老师

课堂教学的本质绝不能是一堆技巧的堆砌与应用,教师绝不能只做技巧高超的工匠。在学会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技巧之后,要进一步关心到这些技巧使用的适切、对象、场合与范围,并积极探究使这些技巧能产生效能的因素,掌握这些技巧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原理,以活用现有的技巧,发展更多的创新教学内涵。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却十分宝贵。它能调节学生的身心,有利于学生上好下一节课,有利于下节课教师的教学。不克扣学生的休息时间,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休息权和娱乐权的尊重,又体现了教师们在教学上的相互合作。
第3个回答  2020-10-23

不要看不起山下的人

第4个回答  2020-10-24
教师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就是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