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如题所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任何人犯罪,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的原则。
(1)人人都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岐视;
(2)任何人犯罪,都没有超越刑法的特权;对任何人定罪量刑,都必须依照刑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精神就是禁止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信仰或其他见解、
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原因享有特权或遭到歧视,禁止将这些因素作为法律区别对待的分类标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
首先,它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
树立国家主人翁责任感;
其次,它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防止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对我们干部队伍的侵蚀;
第三,它鲜明地反对法外歧视,有利于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第四,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他们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
又切实履行他们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应有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不管你是什么位上,就算你很有权利的话,如果你犯了法的话,一样又受到法律的惩罚。
第2个回答  2020-12-19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
第3个回答  2020-12-30
第4个回答  2020-12-1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一原则对于资产阶级最终摧毁封建特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但由于私有制造成的人们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特权的存在,这一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一原则才能得到真实的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