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如题所述

每个人都会老去,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幻想自己的老年生活,希望老去的日子里有佳人相伴,兜里有钱,顺心顺意,那么,理想里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理想里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关于理想的老年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憧憬和想象,对于有些来说,理想的老年生活是这样子的:

我理想里的老年生活是:

神智清醒,身体健康,腰缠万贯每天逛逛公园,溜溜老伴待着无聊了,就拿着单反和老伴满世界跑累了又一起回来心安理得的过慢生活自己弄个菜园子,种点自己爱吃的菜没事带带儿孙,儿孙大了就养几只猫狗。

兜里有钱,儿女孝顺,平安健康。我希望喜欢的人能伴我身边。好朋友们大家一起住养老院天天麻将。没事就出去遛弯儿,一起做饭买菜,反正就是那种慢生活。没儿没女,手有闲钱,买个大院子,在家放羊。和闺蜜一起在广场跳街舞,看帅哥,喝奶茶!!!一套房子一个狗一个她一生足矣。在长白山里有一间精致的小木屋,坐着摇椅在火炉旁边看年轻的爱豆唱歌跳舞,腿上铺着毛毯,毛毯上有一只懒洋洋的老猫趴着打哈欠。

关于理性的老年生活态度

1、不求子女回报首先你对儿女的付出,不要指望他们会和你一样反馈回来。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只有天下父母心,羊羔跪乳也是依旧在吸吮你的奶,它喂不成你。有孝心的子女越来越少,省点自己的奶养养自己。

2、趁早享受当你的牙好,腿好,身体还行,趁着不聋不哑思维还清晰,品一下天下美味,看一看大好河山,四处走一走转一转,也不枉来世一遭,不要到了牙不行走不动自己埋怨自己,没有后悔药。

3、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女的生活不要去越俎代庖,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是他们的一辈子,路是他们走,该撒手的必须撒手,让他们自己独立,你才能放下担子。

4、发展一门兴趣趁年轻发展一门兴趣,给老了空巢做准备,一旦孩子离开家,自己不至于一天到晚看着墙壁发呆,没有自己的精神寄托,那呆痴就会找你,这是必然的。

5、心疼自己在心疼孩子的同时也心疼一下自己,孩子们再孝顺,感冒发烧你还得自己受,谁也替不了你,你觉得孩子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但他们决不会觉得你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肉,那是两个概念。

6、舍得给自己花钱给自己该花一块的,决不去花八毛,你后半生的消费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自己吝啬,也省不到那去,省了也不会有人给你立牌坊,省了苦的只有自己。

7、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不要劳心伤肺的为孩子的一些事情睡不着觉,就是不吃不睡,事情依然存在,不会有过不去的河,苍天饿不死天下麻雀,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8、不攀比,不计较到了耳顺的年龄,不去攀比,不去比较,大半辈子都过去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存在就是最好,伸长了你的腿脚也占不了一两米地方。知足而乐就是当下,减少和压制自己的欲望,步入老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让你特别稀奇的事情,不要别人放个屁自己嗓子就痒痒,学的没有出息。

9、不要硬撑就是一头驴,拉磨时间长了也得歇歇脚。到了花甲以后,任何事情都不硬着来,不要说难受了还想着孩子们的房子没有装修好,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去干,操心得不得了,自己硬撑着也要去参与。绳子断的时候就是在最细的地方出问题,只要觉得自己难受,不是休息就是找医生,决不坚持。

10、随遇而安人生的路走过去了一大半,什么事情也是司空见惯,真理的概念有时候不见得是人多人少来认定的,没有必要去争上争下。该磨的棱角已经磨去,已经到了不好抓住你的时候,再让人抓住你的把柄,那你是真傻了。不是圆滑,是释然,不是老谋深算,是老成,是随遇而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6

有选择的自由.

工作的选择自由,工作或不工作,个人倾向晚年保留强度不大的工作或小生意或义工,对自己的精神,身体和资产都有好处。

居住地的选择自由,保留原住地, 毕竟每个人上有父母外父母,下有小孩,外有朋友和亲戚。然后有一个节奏慢一点,生活指数低一点的居住地选择,用相同的开支能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

最后当然要有足够的资产和适当配置能产生被动收入长时间维持以上的选择自由。

有足够的养老金,身体健康,能实现心中所想,比如出去走走看看。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就是财务自由。

最后

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多学些知识和技能既能丰富自己的晚年养老生活,又可以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养老资金。

老有所为:让自己活得越老越有价值,也许年轻时自己默默无闻,但并等于晚年不会一鸣惊人,关键要看你如何想如何做。

老有所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又何惧,快乐幸福只与健康和心态有关。

老有所依:约上三五好友短聚,保持和亲人子女的良好关系,人老了最大的财富是有多少人愿意和你交流。

老有所养: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未来70后、80后大多要选择养老机构,多了解各地的养老情况,为自己晚年养老生活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终点站」

老有所安:弥留之际让自己有尊严并在痛苦最小的状态下离去。

第2个回答  2022-08-30
嗯,在农村有地有房就行。
第3个回答  2022-08-15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我不喜欢温吞等死的日子。

要尽量健康一点,慢性病一定会来,但是慢性疼痛太折磨人了。如果生存质量太低,我还是安乐死吧。

然后尽可能地去奉献,要发光发热。
老年有自己的优势,有资金和时间,是我我不会满足于做做志愿者捡捡垃圾或者指挥一下交通,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情值得鼓励,但我更希望全身心投入地参与进一个项目当中,对我自己首选是环境问题,生态保育或者动物福利,或者残疾人、贫困人群的权利,支教什么都好。哪怕最后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看到有人,或者别的生命真的因为我的行动生活的更好就足够了。

要是没有那么大的干劲。。,那就去做做志愿者。带孙辈也算一种长期志愿者吧。。。

娱乐的话现在的都可以有啊,还要加上跳广场舞啊,公园里拉琴唱戏,街头摆个摊卖花都很好。
总之,一定要有社交。

别致一点的方面,想住在城市郊区,种菜,养蜜蜂,但我也是新时代的农民啊,而且我又那么关注环境问题。我会实践一下可持续发展,具体怎么操作就无法预料了,和那时候的科技水平很有关

总之健康的话,钱少一点,没有子女,没有伴侣,都还是想办法可以过得很好(健康但是没什么钱,没有家庭,那不就是年轻人的生活吗)。
不健康的话,儿孙绕膝手头宽裕伴侣健在,你整天卧床不起也没什么好开心的。而且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也没什么人会真的关心你。独生子女没有精力照顾,不是独生子女可能就谁也不想来照顾。我妈妈做法律援助,儿女多的父母都反而没人管,互相推卸责任,独生子女的反而没话说,怎样都要给父母养老,质量参差不齐就是了。

反正病的起不来床的时间,大部分也就是一两年,你怎么做准备,经济有保障家庭有保障,归根结底是在坐牢,在病痛中等死,生活质量怎么好的起来。住养老院吧

如果一病不起的时间就是十多年。。
那更加应该住养老院吧。除非自己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会有人愿意照顾你,参考霍金,某种意义上二十几岁就在养老,一直到七十多。我看过电影,忘了名字。。。虽然她的妻子也很疲惫,但是生活中是有很多幸福的,生活绝不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