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好看吗,谁能告诉我?

如题所述

《人世间》(三卷本)是梁晓声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115万字。作品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刻画了十多位平民子弟的跌宕人生。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起起伏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记录。

作者感同身受,满怀深情,立足底层,直指人心,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他说:“我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生活。我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我一直感到准备不足,到了六十七八岁,我觉得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我想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帮助。”

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长篇小说佳作,更是梁晓声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峰。

小说系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

从构思到创作用了八年

梁晓声酝酿、构思《人世间》,是在2010年。那一年,他刚过60岁。他要写一部有年代感的作品,写这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要把这些告诉今天的读者。

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小生活在城市平民区,他打算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然后发散到社会的其他层面,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况,写几十年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写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集,写一部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他思考着。这一思考就是三年。直到2013年初,他才开始动笔。

这是一部“背对”市场的作品

梁晓声说:这是一部“背对市场”的作品。

《人世间》中描写的周氏兄妹、周父,都有梁晓声兄妹自己和父亲的影子,“我父亲是支援大三线的建筑工人,我从小生活在小说中提及的光字片街道。”梁晓声的家在当时算不错的,两间正正方方的土坯房,门外还有一块一米宽、两米长的“小花园”。父亲在大西北当建筑工人,每个月按时给他们寄钱,母亲一个人养着5个孩子。梁晓声说,那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生活会变得像现在这样。

“《人世间》是我文学生涯所有长篇作品中写得最累的一部。我是个老派的人,到今天还是一个字一格一格地用稿纸手写。写到最后,我只能用铅笔在A4纸上写了,写得手已经不听使唤了。”

梁晓声期待《人世间》能给当下年轻人带来两方面思考。一是关于善的教育;二是帮助当代青年补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知。“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所知甚少。他们应该跨过认知上的盲区,了解父母那一代人的经历,在那样特殊的时代,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他们怎么看待利益、友情、亲情的关系。”梁晓声甚至认为,这种认知有助于缓解年轻人的现实焦虑,找准人生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4
你最好是自己去看,别人的感受不代表你的,每个人感受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