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涨落图检查什么?众人观点,揭示事件本身!

如题所述

脑涨落原理是什么?

脑涨落图仪(Encephalofuctuograph,简称EFG)又称神经递质功能检测仪,因分析脑内神经递质与脑电超慢波的动态变化规律(涨落)而命名。

神经递质与受体作用后,在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当突触后电位变化经过整合后传递到头皮就形成了脑电信号。突触电位有2种:突触后快电位和突触后慢电位。突触后慢电位(sEPSP):持续时间达数秒、数分或更长,换算成频率为几毫赫兹到几百毫赫兹。突触后电位在脑电波中表现为超慢波(infraslow wave)。经研究证实脑电超慢波变化与大脑的多种生理现象和病例状态有关。

因某些医院夸大宣传,脑涨落图云里雾里,究竟脑涨落图真相如何?

1.我来自神经学的,就职某医院,对这行有4年的临床经验了。医生很苦,医生之所以没在网上发文,因为我们不做没有依据的事情,这将会影响我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

2.我是某个医学院的副院长,受我的老友之邀。国家认定资质:(http://www.sda.gov.cn/WS01/CL0055/10659.html见第四十条)

四十、 脑功能检测系统。产品预期用途: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量子化分析和相空间分析等手段,提取脑波中的超慢信号,反映递质门控离子通道的慢电活动,无损获取神经递质信息。同时检测脑内六种神经递质的正常或病理状态,从而为诊断与脑内递质改变有关的各类脑疾病提供生化依据。作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每个检测仪器都有专利和入院检测审核,一些这些都是很严格的。文中所依靠的依据来自某医院的夸大宣传和作者的不专业的臆测,连分实验报告都没有,不像是出自正经学医人之手。望读者瑾见!

3大家可以看下百度学术上的文章。我们写论文的时候,一般都会做活体实验还有结论也很严谨!

4脑涨落是检测的神经递质功率变化的,我之前做过应用的实验。检测是事实,不含治疗!许多专家做了很多有关活体实验。

5脑电是electroencephalogram;EEG脑涨落图仪名称由来:因分析脑内神经递质与脑电超慢波的动态规律(涨落)而得名。脑涨落图是个技术。国家发改委2011年以“脑涨落”命名并批准为新增的医疗收费项目。 (Encephalofluctuograph, 简称:EFG)

7.几年前有些医院因为私自谋利,使得医院的公信力降低。但是他们的错误宣传不能影响学术真正的功用。我们医院有门诊也有药理研究中心,对于某些疾病都在用脑涨落仪器进行检测!我们进一个仪器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核和有关部门也是有监管的!

8.产品在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反馈。尤其是医疗器械都有很严格的把控和条件。

9.我大学学的是逻辑学,现在貌似还有点用。看脑涨落能不能作用神经递质,1),看国家有没有对此作出市场回应,查了有认证和行业资质,收费项目标准也有 2)看医疗器械的认证,对于医疗器械入驻医院都要认证的,且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也是要对产品进行可行性申报的。3)是否在已经形成一个市场,和行业标准!综上,我认为脑涨落作用神经递质是真的。

脑涨落图长什么样子?

脑涨落仪器工作原理?

神经递质与脑电信号

根据频率的不同,结合我们的需要可将脑电波划分为:

快波 (fast wave,大于1 Hz );

慢波 (slow wave,0.2-1 Hz );

超慢波(infraslow wave,小于0.2 Hz )。

我国航天医学研究所研究发现,神经递质与脑电波中的超慢波频率对应,每一种神经递质对应一种超慢波频率。

每一种递质与特定频率的超慢波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密码关系)。通过实验,现已破译了几种常见递质的密码,他们是:

(1) GABA---1mHz超慢波;

(2) Glu---2mHz超慢波;

(3) 5-HT---4mHz超慢波;

(4) Ach---5mHZ超慢波;

(5) NE---7mhz超慢波;

(6) DA---11mHz超慢波。

脑涨落图仪通过检测上述超慢波谱,间接反映了脑内相应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状态,检测的结果是脑内递质水平、受体状态(数量、活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直接检测脑内的递质浓度。

根据脑内递质与脑电超慢波的对应关系,从脑电信号中提取各个递质所对应的超慢波,再对这些超慢波进行分析,获得递质功能方面的情况,

注意:EFG检测到的是递质的功能,即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的效能,而不是浓度。

神经递质与脑电信号作用过程

神经递质+受体→神经细胞电位变化→头皮形成脑电信号。

脑涨落图学术研究范本:

为何脑涨落图被忽视和质疑?

因某些医院的不健康操作手法,导致脑涨落图被误传!很多医院把脑涨落图描绘成治疗的疾病的方法,但是脑涨落图是作为和其他一些检测手段一样,只是作为临床的医生对于疾病判断的依据!但是患者的病情究竟需不需要检测,如何有效检测,患者需要和就诊医生沟通,让医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患者也应该自我普及一些检测项目的科普知识!

学生不明情况添油加醋!某些网站之前被报道侮辱学术本身,该小组和相关信息已经暂停运营!其公司也因科学的真实性被有关权威或者专家学者联名起诉。如话题“果壳网因“侮辱民科”被告上法院”。而该网站的发稿人绝大部分来自学生!学生因为实际活体实验依据,所以文章多来自不成熟的图片和资料。而结论却与真实情况相违背!

行业缺少专家领头羊!尽管相关部门对于医疗行业的线下监管和线上监管都非常严格,但是作为医疗除了医院和患者双方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声音的声量不高,这也导致市场还是两者双方在博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